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这幅挽联,应是孙中山为谁而作
A.谭嗣同 B.秋瑾 C.宋教仁 D.黄兴
6.1895年,有人题联日:“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联中的“割地”是指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台湾、彭湖列岛给日本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5.右图中属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是
A.①② B.②⑧
c.①④ D.④⑤
4.乾隆帝谕旨:“伊等如此携眷,远道辛苦,……殊为可悯,理应妥善安抚办理。”该谕旨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言的
A.改土归流 B.五世达赖来京朝贺
C.台湾郑氏降清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3.北宋王安石变法,着眼于稳定物价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市易法
2.下列历史文物,印证了古代中目交往的是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兴修为关中平原成为干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A.郑国渠 B.都江堰 C.芍陂 D.灵渠
31、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德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分析导致两国经济地位变化的各自原因,(8 分)以及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6分)
惠州市200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2005、10
30、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与欧美各国相比,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在发生背景、资金和布局等方面具有怎样的特征?(3分)
(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6分)
(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简要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3分)
29、 以唐朝长安、扬州及明清南京、北京为例,说明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景象。(6分)这些新景象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出现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