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汉族和边疆各族共同共同缔造的,回答20-23题
20.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大一统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落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一位古代诗人在《题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妄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作者肯定王昭君是因为昭君出塞
A、是为了个人幸福 B、不畏艰难险阻
C、是为了国家安宁 D、加强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22.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在当时其中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是
23.清朝和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相同之处是 ( )
A.形成册封少数民族宗教首领的制度 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C.委派官吏进行直接有效管辖 D.设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务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的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经历了一个从开放到闭关的过程,回答8-15题
8..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贸易往来
9.西汉时,海上丝绸之路经过: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苏伊士运河
10.在汉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的国家是:
A.安息 B.大秦 C.贵霜 D.印度
11.《后汉书》载:"班超定西域……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西海"是指:
A、地中海 B、红海 C、波斯湾 D、巴尔喀什湖
12.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达:
A、马来半岛 B、马六甲海峡
C、印度半岛南端 D、波斯湾
13.唐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最根本的原因是
A.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对外交通发达
C.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D.唐朝重视对外贸易
14.明朝对外关系中的新现象不包括
A.开始与非洲国家交往 B.开始遭到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C.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D.开始接受西方的一些先进科技
15.清朝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A.只希望官方获利 B.防止不法商人与外敌勾结
C.外商要求独占中国市场 D.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都比较重视制度的建设,回答1-7题
1.唐朝贞观时期,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这主要是指:
①科举制的延用 ②三省六部制完备 ③府兵制的健全 ④租庸调制实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唐朝开元年间,江南某地发生洪灾,需要修筑堤防。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具体负责执行这项工作的是: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
3.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行省制度 D、八旗制度
4.北宋科举制与前代相比,主要的不同之处有:
①首创武举和殿试 ②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③命题仅限于"四书""五经" ④严格考试方法,实行糊名法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是:
A、极力提高皇权 B、竭力削弱相权
C、削夺将帅权力 D、削减地方权力
6.下列官职中与秦朝的太尉职能相近的是:
A、(唐)节度使 B、(汉)刺史
C、(宋)枢密使 D、(明)都指挥使
7.不属于明太祖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B、设立锦衣卫
C、废行省设立三司 D、设立东厂西厂
54.唐太宗说:“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犹如枝叶。”其中的“四夷”及其方位正确的是
82.唐文化对日本本土影响极大,在当时最重要的影响是
A.日本京都建筑样式都完全仿造长安
B.日本文字参照汉字草书、楷书偏旁而创作
C.日本朝野上下的风尚风俗都追求唐朝方式
D.日本仿造唐朝制度实行改革
76.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是
A.长安 B.扬州 C.泉州 D.广州
73.唐朝的庸与隋朝的庸相比,主要不同点在于
A.没有年龄限制 B.所交绢、布数量较少
C.徭役、兵役都可以纳绢代役 D.交钱代役
65、以下制度之间有明确依存关系的一组是:
A、分封制与郡县制 B、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C、两税法与均田制 D、士族制与科举制
64.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最西已达
A、咸海一带 B、葱岭一带 C、陇西一带 D、里海一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