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3758  353766  353772  353776  353782  353784  353788  353794  353796  353802  353808  353812  353814  353818  353824  353826  353832  353836  353838  353842  353844  353848  353850  353852  353853  353854  353856  353857  353858  353860  353862  353866  353868  353872  353874  353878  353884  353886  353892  353896  353898  353902  353908  353914  353916  353922  353926  353928  353934  353938  353944  353952  447348 

27.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荤图》

试题详情

26.与隋唐时期相比,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的特点是

A.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进步

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

D.传统科技文化开始衰落

试题详情

25.关于制瓷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景德镇在南宋时已成为著名的瓷都

B.景德镇制瓷业规模在明清时不断扩大

C.唐三彩由黄、绿、红三种颜色组成

D.越州在唐代是著名的白瓷产地

试题详情

24.下面有关我国古代棉纺织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宋时期棉纺织业成为农村主要副业

B.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棉纺织技术

C.明朝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D.明朝淞江仍是棉纺织业中心

试题详情

23.五代十国时期,最能表现出江南丝织业兴旺的现象是

A.杭州、成都等地的丝织业非常发达

B.品种多样、工艺精美

C.手工业技术高超

D.吴征收丝织品为赋税

试题详情

22.下列反映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是

①浙江、淮河流域种植了占城稻  ②长江、淮河流域种植了棉花  ③四川纺织水平最高  ④泉州成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试题详情

20.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即国制治契丹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试题详情

19.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唐帝国建立时,已经融入的边疆民族是

A.匈奴、鲜卑                             B.突厥、匈奴

C.契丹、鲜卑                             D.鲜卑、突厥

试题详情

18.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实际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杂居过程                        B.社会封建化过程

C.民族汉化过程                        D.南下开发过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