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坚持的方针是
A.独裁专制 B.和平建国
C.假和平,真内战 D.独裁和内战
1.战后美国的对华基本政策是
A.控制中国 B.扶蒋反共
C.直接侵略 D.扶植傀儡政权
33.实现工业化是工业革命发生后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基本任务,是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时期,我国开始工业化建设分别是指哪一史事?(3分)
(2)简评这两次工业化建设的成就。(3分)
(3)分析产生这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5分)
(4)说一说你从中得到的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4分)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十四
3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从1949年到1956年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进行城市的经济恢复、建设和所有制变革的?结果如何?
31.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方面各有什么重大举措?这些举措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又是怎样为这一核心问题服务的?
30.建国初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调整的实质目的是
A.把私营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B.把盲目的私人资本主义生产逐步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
C.确立了工人阶级在私营企业中的领导地位
D.促进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2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平津战役开始 ②蒋介石求和声明 ③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④淮海战役结束 ⑤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④②⑤ D.④①③②⑤
28.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问题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提出了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
B.指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
D.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
27.1949年,新政协会议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各民主党派实行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①以各民主党派与中共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为历史依据 ②实质上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合作 ③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某些特点 ④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6.1954年秋,召开一届全国人大的根本目的是
A.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D.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以利于大规模经济建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