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3788  353796  353802  353806  353812  353814  353818  353824  353826  353832  353838  353842  353844  353848  353854  353856  353862  353866  353868  353872  353874  353878  353880  353882  353883  353884  353886  353887  353888  353890  353892  353896  353898  353902  353904  353908  353914  353916  353922  353926  353928  353932  353938  353944  353946  353952  353956  353958  353964  353968  353974  353982  447348 

7.王安石在变法中实行的将兵法改变了宋初实行的( )

A.更戍法        B.枢密使管理军事制

C.由文臣做知州制    D.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统领制

试题详情

6.下列赋税基本上能保障农民劳动时间的是 ①汉代的更赋②北魏租调制③唐代租庸调制④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5.王安石变法各项措施中未曾涉及的是(   )

A.限制地主官僚兼并土地

B.限制地主官僚的免役行为

C.限制地主官僚的高利贷剥削

D.限制地主官僚的逃税

试题详情

4.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两宋时期,民族之间除战争外,还有更多“和”的表现,主要有(   )

①两宋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实行和亲②少数民族吸收封建文化③宋朝统治者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中原地区④积极发展边境贸易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2.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最主要体现在(   )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C.扩大了各级官员的来源

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试题详情

1.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立布政使

C.设立转运使      D.各州设通判

试题详情

33.比较近代以来在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胜败的主要因素。并以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点,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高考历史基础训练十二

试题详情

3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何改变?其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题详情

31.中国共产党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有何不同?结合事变发生的背景及结果说明上述策略的正确性,其共同作用如何?说明了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