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3921  353929  353935  353939  353945  353947  353951  353957  353959  353965  353971  353975  353977  353981  353987  353989  353995  353999  354001  354005  354007  354011  354013  354015  354016  354017  354019  354020  354021  354023  354025  354029  354031  354035  354037  354041  354047  354049  354055  354059  354061  354065  354071  354077  354079  354085  354089  354091  354097  354101  354107  354115  447348 

1、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

试题详情

34.(8分)答题要点:

(1)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部落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2分)

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本,(1分) 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的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1分)

(2)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1分)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3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试题详情

33.(8分)答题要点:

(1)、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指出三项即可得3分)

  双方叙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3分)

  若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可得4分。

试题详情

26.(8分)答案要点,

 (1)最高统治者,被统治者,(2分)

  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1分)

(2)人民主权,(2分)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3分)

试题详情

1.D   2.A   3.C   4.C   5.B  6.D  7.A   8.B   9.C   10.B   11.A   12.C   13.C   14.D   15.C  16.C   17.B   18.D   19. B   20. A  21,B   22.C   23.C   24.A   25.D

第Ⅱ卷

试题详情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的可酌情给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第I卷

试题详情

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试题详情

34.(8分)答题要点:

(1)清朝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蒙古部落与朝廷的关系更加密切;(2分)

康熙认为修德安民方是守国之本,(1分) 随着军事武器的变革,长城的原有的防御作用降低(1分)

(2)康熙主要从政治,军事角度来认识长城;(1分)今天我们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认识长城,认为长城是中华民族团结,顽强抗争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载体)(3分)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陈林 整理

海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试题详情

34.世界文化遗产荟萃(8分)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4分)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4分)

[答案][解析]

试题详情

33.(8分)答题要点:

(1)、时间、地点、人物、流血冲突;(指出三项即可得3分)

  双方叙述一致。(1分)

(2)、若指出斯坦利的观点可信或酋长的观点可信,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得分。(3分)

  若指出双方各执一词,究竟谁的说法可信,还需要其他材料证明可得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