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3929  353937  353943  353947  353953  353955  353959  353965  353967  353973  353979  353983  353985  353989  353995  353997  354003  354007  354009  354013  354015  354019  354021  354023  354024  354025  354027  354028  354029  354031  354033  354037  354039  354043  354045  354049  354055  354057  354063  354067  354069  354073  354079  354085  354087  354093  354097  354099  354105  354109  354115  354123  447348 

据此回答1~4题。

1.战国时期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主张,打击了                      (   )

    A.新兴地主       B.奴隶主贵族     C.商人          D.农民

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

  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

  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   )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              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3.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万人,这说

  明                                                           (   )

    A.边患日趋严重                   B.立国政策改变

      C.军人地位上升                   D.藩镇拥兵自重

4.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说明                          (   )

    A.封建经济走向衰落

    B.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试题详情

   统治阶级实行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政策,都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试题详情

36.观察下列交通工具演变图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交通工具的演变,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近代历史上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过哪几次演变?试指出每次交通工具和动力演变的原因及对世界的影响。(12分)

试题详情

35.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际现象。它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超阶级相标榜的集权主义统治,实行全面统制和恐怖镇压;……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破坏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如恐怖事件的不断出现。20世纪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上就是一种恐怖主义。请回答:

(1)法西斯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2分)

(2)试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外历史上各举一例史实说明法西斯势力就是恐怖主义。(4分)

(3)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哪几次重要国际会议来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试列举其中的对战后国际政治关系格局影响最深远、最直接的一次国际会议的主要内容。(8分)

(4)二战后,国际政治力量处理德、日法西斯的共同点有哪些?(2分)

试题详情

国际关系是国际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据此回答28-32题。

28.右边漫画反映了英国为称霸欧洲而推行的一种传统对外政策,下列各项不能映英国这一外交政策的是

A.组织反法同盟,干涉法国革命

B.与法俄结成结盟,对抗德国

C.巴黎和会期间反对过分削弱德国

D.联合法国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29.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对此,以下各项最有说服力的是

A.不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可以联合起来应付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B.反法西斯战争已由局部战争发展成了协同作战

C.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

D.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苏联的隔阂终于消除

30.以下两张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图片反映的共同现象是

A.中美、中日之间建立了外交关系

B.西方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宣告破产

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中国与美、日之间存在着传统友谊

31.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的相同原因是

A.受世界大战的影响         B.受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C.受少数国家操纵的影响       D.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32.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全球战略攻势,一方面积极推动北约东扩,另一方面加强与日本的战略合作。其目的是

①压缩俄罗斯的势力空间   ②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   ③遏制中国的发展

④加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进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试题详情

历史上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经历了曲折发展历程,最终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新思想获胜。请回答24-27题。

24.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各国君主的极度恐慌。这是因为

A.天主教会的势力已经遭到严重削弱

B.它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C.各国君主还没有摆脱封建神学世界观的束缚

D.启蒙思想明确提出要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25.前期新文化运动的最主要历史功绩的是

A.宣传了民主主义和科学态度       B.冲击了尊孔复古主义思潮

C.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6.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为各国工人阶级所接受,根本原因是

A.各国工人运动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成熟

C.这一理论符合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   D.它鼓励工人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

27.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是

A.是否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是否赞成转移党的工作重心

C.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D.是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试题详情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虽然这部宪法在法国、荷兰的全民公决中相继遭到否决,但欧盟仍将继续推动条约获得通过。请回答22-23题。

22.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共体成立的主要目标是

A.逐步实现成员国间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B.同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市场上展开激烈而富有成效的竞争

C.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通过成员国间的合作来加快各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23.“大欧洲”计划与美国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必然导致欧美关系的重新定位。这说明

A.国家利益的变化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   B.国家力量的变化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

C.政治关系的变化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   D.军事力量的变化决定国际关系的变化

试题详情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和改造着世界。请回答18-21题。

18.人类曾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后来世界逐步连成一体。在此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知识的积累              B.航海技术的进步

C.勇于探险的航海家的贡献          D.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

19.媒体就“你最了解的法国人”这一问题进行网上调查时,发现拿破仑得票最多。拿破仑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

A.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B.控制了欧洲大片领土

C.颁布了《民法典》,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

D.对外战争使法兰西帝国极盛一时

20.美国“西进运动”的实质是

A.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B.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C.维护国家统一的运动            D.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过程

21.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B.法拉第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