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011  354019  354025  354029  354035  354037  354041  354047  354049  354055  354061  354065  354067  354071  354077  354079  354085  354089  354091  354095  354097  354101  354103  354105  354106  354107  354109  354110  354111  354113  354115  354119  354121  354125  354127  354131  354137  354139  354145  354149  354151  354155  354161  354167  354169  354175  354179  354181  354187  354191  354197  354205  447348 

27.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B.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国家统一

C.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D.诸侯林立,战乱频繁,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试题详情

26.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性质是

A.新兴地主的争权斗争        B.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C.奴隶阶级争权的斗争        D.奴隶起义的改朝换代

试题详情

25.齐桓公霸主地位得以正式认可的主要依据是

A.周王也派代表参加会盟活动     B.参加会盟的诸侯服从齐桓公命令

C.大多数诸侯参加了葵丘会盟     D.齐桓公先后灭掉了30多个诸侯国

试题详情

24.“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       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

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试题详情

23.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A.争霸战争     B.变法运动    C.百家争鸣    D.统一措施

试题详情

22.我国是世界上仍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极少数国家之一。追根溯源,史料记载中最早实行系统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是战国时期的

A.魏国      B.楚国      C.秦国      D.齐国

试题详情

21.从地理位置考察,今上海一带在春秋时期应属

A.楚国      B.吴国      C.越国      D.宋国

试题详情

20.公元前546年,晋楚两霸议和。此后,中原的战争减少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晋楚两国实力相当,长期战争对双方都不利

B.晋国主动向楚国议和   

C.宋国发起“弭兵”之会        

D.晋吴联合,使楚国难以取胜

试题详情

19.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实行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试题详情

18. 春秋争霸对社会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主要的表现是

   A. 诸侯国为图强而改革        B.大国兼并小国,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C. 加速了各族人民互相融合      D.推动了社会经济向前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