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019  354027  354033  354037  354043  354045  354049  354055  354057  354063  354069  354073  354075  354079  354085  354087  354093  354097  354099  354103  354105  354109  354111  354113  354114  354115  354117  354118  354119  354121  354123  354127  354129  354133  354135  354139  354145  354147  354153  354157  354159  354163  354169  354175  354177  354183  354187  354189  354195  354199  354205  354213  447348 

2、注意把握时空概念:前面提到的1999年人文景观题,2001年考古成就题,如果学生没有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是很难回答好这类试题的。再举数例:对“原始社会”的复习,除了落实一个个的知识点外,我们是否可以考虑西部概念、江河概念。如,有人说西部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你同意吗?举例说明你的理由。又如,人们常说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有“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的提法,你能够分别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吗?

试题详情

1、注意分析《考试手册》内容的变化:由于《考试手册》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每年其内容的增减,应予以重视。如2003年《考试手册》对唐朝手工业的内容作了很大的

改动:只保留了唐三彩,其余内容作了删减。我们的学生在对唐三彩的学习时,会发现,教材中除了唐三彩实物图片外,没什么内容好复习的。如果我们能够联系2002年高考推出的有关文物信息题时,也许就颇有收获了。

试题详情

104.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些趋势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怎样的条件。

试题详情

103.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作出了各自的解释,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一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

《孟子》一书载:“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而舜有天下也,熟与之?曰天与之。”

材料二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意宇)中有四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三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战争频繁                      B、井田制瓦解    

C、社会发生了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2)下列观点符合儒家学派的是     (   )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③“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④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3)根据材料请回答:

①材料1、2、3各自所说之天各指什么?

②材料1、2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是什么?

③材料3的哲学观点是什么?

试题详情

100.战国时期,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有(   )

①诸侯割据混乱  ②封建城市的兴起 ③商鞅变法中的农本政策  ④度量衡混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选择题答案卡

试题详情

99.商鞅变法时,制作下图这一“标准器”的目的是(   )

商鞅铜方升

(此方升为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制作的标准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加刻诏书发到地方)

A.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做准备

试题详情

98.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   )

废井田  开阡陌

A.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