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科举考试制度的实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庶族地主的兴起 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
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朝时以贝作为货币 B.秦朝的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和半两钱 C.东汉曾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D.北宋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商鞅在秦国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有①其变法符合秦国国情,顺应民意②执行变法非常坚决③秦始皇的支持④没有遇到反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落敛,……百姓饥寒冻殍而死者,不可胜数。”这体现了谁的思想?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36.(1)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少受战争之祸;幅员辽阔,资源丰富。(2)市场条件:西部开发,国内市场广阔;对外投资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控制世界市场。(3)科技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促进工业生产发展。(4)战争因素:利用“一战”、“二战”大发横财。(5)对手削弱: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列强实力下降,苏东剧变。(6)生产关系调整:内战废除黑人奴隶制,垄断组织形成,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7)劳动力条件:欧亚移民源源不断涌向美国。
35.形成:1935年初,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这样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结束后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样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成就:理论方面:两代领导核心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贡献。具体方面: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取得了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家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34.(1)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开创了后来长期统一的新局面;(2)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制度;(3)进行了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工程建设;(4)由于皇帝的暴政,引发农民战争,二世而亡;(5)二世而亡的前车之鉴成为下一个朝代初期的统治者注意吸取的深刻教训,从而出现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
33.(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对东欧诸国高压控制伤害了民族间的感情;苏联对外政策败坏了社会主义的声誉;苏联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
(2)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权”作为经济合作的前提,向第三世界施加压力,使其政局混乱。对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施压,试图在民主化和人权旗帜下,以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使这些国家内部发生演变。
(3)两极格局解体后,一方面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另一方面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是由于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其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这一变化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4)一定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抓住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势力渗入,维护国家安全与独立。
32.(1)不正确,西方富强的根本原因在于建立了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2)学习西方,变法图强。该主张在当时是爱国的、进步的,但是对于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
(3)由主张维新变法为主张革命。
(4)中国革命党是指中华革命党,俄国革命党是指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这则材料说明孙中山由向西方学习转而向苏俄学习。
(5)正确。原因有二:其一是经过多次斗争失败后得出的教训;其二是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31.(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绝对不行。
(3)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份专制。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