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056  354064  354070  354074  354080  354082  354086  354092  354094  354100  354106  354110  354112  354116  354122  354124  354130  354134  354136  354140  354142  354146  354148  354150  354151  354152  354154  354155  354156  354158  354160  354164  354166  354170  354172  354176  354182  354184  354190  354194  354196  354200  354206  354212  354214  354220  354224  354226  354232  354236  354242  354250  447348 

(七)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政策

1.维护社会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

2.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侵略

试题详情

(六)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1.封建专制的加强

(1)军机处的设置

(2)文字狱

2.清朝前期的经济

(1)清初鼓励垦荒与农业的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①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封建制度的阻碍

试题详情

(五)明末农民战争

1.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

2.明末农民战争

(1)农民战争的爆发与发展

(2)李自成起义军灭亡明朝

(3)清军入关与起义军的失败

试题详情

(四)明朝的对外关系

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3.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试题详情

(三)明朝的民族关系

1.瓦剌和鞑靼

(1)“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

(2)俺答汗与明朝修好

(3)明长城

2.满洲的兴起

(1)满洲的兴起

(2)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3)后金的建立与发展

试题详情

(二)明朝的经济

(1)明初恢复经济政策

(2)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发展

(3)商品经济的活跃

(4)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5)一条鞭法

试题详情

(一)明朝

(1)明朝的政治

(2)明朝初期的统治

①明朝的建立

②君主专制的加强

(3)营建北京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之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分析与答案:这是一道综合比较的程度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分析能力。答案是B。

 2.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可用于对下列哪一理论的评价?(   )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哲学认识,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答案是B。

 3.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的态度由武装干涉到“严守中立”,又变为扶植袁世凯策划“南北议和”,造成这一系列转变的决定因素是(   )

 A.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得失             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袁世凯的卖国求荣              D.清政府已土崩瓦解

 分析与答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答案是B。

 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实际意义是:(   )

 A.使人民获得了政治权利               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

 5.袁世凯的势力从北方扩展到长江流域是在:(   )

A.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B.1913年国会选举后

 C.复辟帝制后                   D.镇压二次革命后

 分析与答案: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分辨能力。答案是D。

 6.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国民党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分析与答案:本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辨能力,是一道逆向思维题。答案是A。

 7.1905年,慈禧太后表示:“立宪一事,可使我满州基础永久稳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失,侯调查结局后,若果无妨害,则必决意实行。”这表明:(   )

 A.慈禧想派员出洋考察宪政             B.慈禧已决定实行君主立宪

 C.慈禧准备用立宪抵制革命              D.清廷已下诏预备仿行立宪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答案是C。

 8.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左右清政府,原因在于:(   )

 ①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立宪派的支持   ③掌握了北洋新军   ④革命党人的妥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能力。答案是C。

 9.宋教仁把同盟会改为国民党的根本目的是:(   )

 A.造成第一大党                 B.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共和政体

 C.组织新内阁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的领导地位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能力,需把当时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答案是B。

 10.中国同盟会的纲领缺陷不包括:(   )

 A.没有明确反帝                 B.没有明确反封建

 C.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               D.没有指出革命的同盟军

 分析与答案:这是一道逆向思维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答案是B。

 11.“当初次革命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漫骂之声不绝于耳”孙中山在第一次策划武装起义失败后,所讲的这段话能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有: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②改良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思想   ③民主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④资产阶级革命群众基础差:(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与答案: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答案是C。

 12.1915年12月西南军阀支持蔡锷反对袁世凯称帝,1917年又支持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又与直系串通,排挤孙中山南北议和,这些情况表明:(   )

 A.南北军阀是根本对立的

 B.革命派可以和军阀结成可靠的同盟

 C.军阀集团对革命派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

 D.封建军阀借革命势力维护自身利益

试题详情

这一时期(1901-1919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20世纪初,由于中国人民的抗争,特别是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同时帝国主义列强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也日趋激烈,他们调整对华政策,实行“以华制华”,清政府为苟延残喘,取悦列强,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但清政府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消除社会不满,一手拍卖主权取悦洋人,一手玩弄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结果适得其反,直接或间接地削弱了统治,促使一些爱国志士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民主革命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辛亥革命前1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继续有所发展,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彻底腐败,戊戌变法的失败,迫使爱国人士走上革命的道路。许多知识分子一面传播革命思想,一面组织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革命派有了一个全国性政党,有了一个完整的革命纲领。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革命时机日趋成熟。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同时潜伏着危机:清政府无力镇压;帝国主义伪装“中立”,实则从外交、经济、军事等方面破坏革命;立宪党人和旧官僚趁机投机革命;袁世凯玩弄两面派手法;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等。终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反映了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侵华势力的强大,证明了软弱的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北洋军阀时期,从袁世凯到段祺瑞,对内独裁、镇压,维护封建制度,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民主共和,为此进行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也没给中国找到正确的出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于走到了尽头。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者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因此,民主共和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反映政治上为共和与独裁之争,实质为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一方面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方面革命派倡导新文化运动;在经济上:一战期间因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侵略,在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潮流推动下,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使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近代前期文化涉及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与史学等方面的内容。“西学东渐”过程中,有识之士学习西方由器物层次逐步过渡到政治制度的仿效与改良,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学批判、吸收和改造的过程,也是对中国文化的扬弃过程。在“西学东渐”形势的影响下,我国涌现出一批近代科学家,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文学艺术与史学领域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反映了时代的新趋势和新成就。

[同步达纲练习]

试题详情

6.思想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正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近代前期的思想、文学、艺术、史学、教育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征,培养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得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结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