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据上回答12-13题。
12、杨坚建立隋朝方式是
A、武装政变 B、外戚篡权
C、利用农民起义 D、消灭割据势力
13、隋朝统一全国的根本因素是
A、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的平衡
B、北方的民族融合,民族间矛盾的消失
C、隋初出现“开皇之制”
D、战略战术的正确
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据此回答7-11题。
7、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族人民的长期友好交往 B、民族迁徙
C、婚姻关系 D、民族战争
8、根据中国“民族融合”的基本情况,下列概括表述最佳的一项是
A、民族间不断进行物质和文化的交流
B、民族间互学优点,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C、各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
D、迁移杂居、共处、互通婚姻
9、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在东突厥建都督府,由突厥人自己管理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传到南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许多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设置丞相职位反映了少数民族的
①汉化 ②封建化 ③奴化 ④接受汉族先进制度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别的是
A、突厥 B、回纥 C、黑水 D、吐蕃
6、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孟子上述思想主张的是
A、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B、唐朝后期的两税法
C、王安石推行的方田均税法 D、编户齐民制
古代思想家孟子认为:使百姓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根据历史知识,回答4-5题。
4、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对孔子思想体系核心部分的继承与发展
②其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频繁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5、下列古代思想家言论与孟子上述思想相近的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D、“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和外国的交往促进了各地区的文明进步,同时对中国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依据相关的知识,回答1-4题。
1、我国古书记载的大秦安敦王朝遣使来华贡献礼物一事,生动地揭示了
①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同欧洲国家就有了直接的友好往来
②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开始传入我国
③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④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朝文化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印刷、火药、导航技术等方面 B、丝绸、冶铸、水利技术等方面
C、宗教、建筑、法律制度等方面 D、造纸、纺织、印刷技术等方面
3、西汉时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发明是
A、提出勾股定理 B、发明造纸术
C、创制地动仪 D、制成“麻沸散”
29、有史学家认为,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过了“睁眼看世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仿洋改制看世界”三个历程,据经回答:
(1)简要分析每个历程出现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评述三个历程的实践活动及作用。
28、“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新唐书》)由此往往导致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皇权和相权的不断斗争。请概述唐、北宋、明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办法来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的?
《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19世纪40-60年代先生出现的三部重要文献。据此回答24-25题:
24、《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落后性,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的主观愿望 B、农民小生产的经济地位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5、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的区别主要在于
A、是否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C、是否与外国正常交往 D、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