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319  354327  354333  354337  354343  354345  354349  354355  354357  354363  354369  354373  354375  354379  354385  354387  354393  354397  354399  354403  354405  354409  354411  354413  354414  354415  354417  354418  354419  354421  354423  354427  354429  354433  354435  354439  354445  354447  354453  354457  354459  354463  354469  354475  354477  354483  354487  354489  354495  354499  354505  354513  447348 

由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发展道路有各国的特色,同时又有许多相似甚至可以相互借鉴之处。据相关知识回答31-34题:

31、新中国建立前期,借鉴苏联经验而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②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③建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④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赎买”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32、中国的改革开放与五六十年代东欧国家改革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经历动乱或曲折,吸取教训进行改革   B实行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结合

C彻底改变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33、美国在建国初期实行“南北两制”,它与中国的“一国两制”相似之处有:

①目的都是维护国家的统一  ②从各地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出发

③一国中的两种制度都各有其先进性  ④“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

34、中国的工业化应当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最适合当代中国的经验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带动轻工业和农业

B发展高科技产业,全面淘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C以城市化和城镇化推动工业化

D全面实行私有化和自由竞争

试题详情

近现代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段曲折漫长的过程,随着国力的强盛,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外交战线取得辉煌成就。据相关知识回答26-30题:

26、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根本不同在于

A.国力强盛、地位提高     B.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争取建立国际新秩序

27、近现代中国第一次以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1943年开罗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8、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派军队参战主要是因为

A.美军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

B.为了打破美国军事封锁和包围

C.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

D.为了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9、以下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分析正确的是

A.收回了被帝国主义侵占的所有的国家主权

B.提出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外交原则

C.奉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只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30、建国以后在外交政策和理论方面,由周恩来首先对外阐述的是:

①新中国的建交原则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求同存异"的方针    ④三个世界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重视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地区建设和西部开发。据相关知识回答21-25题:

21、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其"新"主要体现在

①获得了平等的民族权利    ②废除了封建剥削  

③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

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3、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以后,对不同民族地区采取不同政策,根本原因在于

A.各少数民族的意愿不同   B.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不平衡

C.为了团结少数民族上层   D.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发展程度不同

24、“半个世纪前,他们就为修建自己的铁路进行过殊死的斗争;半个世纪后,他们建成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指的是

A.成昆铁路    B.兰新铁路      C.京汉铁路     D.宝成铁路

25、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西部建设的特点是

①与东部的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②初步改变了西部交通落后的面貌

③重点发展国防和航天工业   ④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化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反复的过程。据相关知识回答16-20题:

16、民主党派的“中间路线”之所以在中国行不通,其根本原因在于

A.国民党统治下不存在合法斗争的可能性

B.民主党派力量过于涣散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

17、1947年的政治协商会议与1949年的人民政协的相同点包括

①主题是讨论建国问题   ②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③体现了党派平等协商的精神   ④具有广泛的人民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18、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共同纲领》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规定的国家性质不同

1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探索本国建设的道路         B.正确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解决经济建设中供求矛盾

20、在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中,民主党派属于:

A.社会主义劳动者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       D.统一战线的主要领导者

试题详情

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变革。据相关知识回答6-10题

6、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建国初土地改革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其实质是

   A.通过保存富农经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B.团结广大农民,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C.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的恢复发展

   D.保存生产关系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部分,促进农村生产的恢复发展

7、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这时的土地制度实质上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全民土地所有制

8、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B.小农经济不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D.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消灭私有

9、人民公社运动"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

A.违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D.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10、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D.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试题详情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据相关知识回答1-5题

1、从党的历史使命来看,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根本上说是

   A.要实现夺取城市的最终目标

   B.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需要

   C.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

   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2、建国初,政府掌握城市经济命脉最主要是通过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稳定物价

C.统一财经            C.调整工商业

3、过渡时期,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三反运动  ②五反运动  ③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工业化的特点不包括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推动农业实现机械化

   C.突出国防工业的地位   D.国营经济是工业化的主导

5、改革开放后,对城市经济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实行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

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  ④优先发展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9.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充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对中国革命有哪些新的认识?为此,在党的革命纲领上有何体现?(3分)

   ⑵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不同于俄国革命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是什么?形成了什么思想?包含哪些内容?(3分)

⑶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有哪些新的发展?(2分)

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上有哪些重大突破?(4分)

试题详情

38.中朝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朝两国人民为反对外国侵略曾经多次并肩战斗。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日本个别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清朝与日本为争夺对朝鲜控制权的战争,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3分)

   ⑵结合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分析日本控制朝鲜对中国的影响。(3分)

   ⑶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抗美援朝的原因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3分)

   ⑷当前,朝鲜半岛危机涉及到多国利益,为此举行了哪六方的会谈?为何美国一再强调无意使用武力解决朝鲜核问题? (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