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举史证论,发现规律(8分)
(1)思路:第一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前提。
第二组--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促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议会制度改革,政治民主化得到发展;政治的现代化和稳定的国内环境促使英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和殖民帝国主义等(4分)。
(2)思路:北美13个殖民地100多年的开发出现统一市场和美利坚民族,也出现了北部资产阶级和南部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美国独立战争和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美国工业化的开展、资产阶级的壮大与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与巩固联邦统一等(3分)。(3)罗伯斯庇尔:从法国的革命的危机到他的上台;从恐怖政策到缓和革命危机;从时代要求建立正常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到“热月政变”。
拿破仑:从法国的动荡到“雾月政变”攫取政权;从建立军事独裁和帝国到对外战争,颁布法典,稳定局势;从对外战争遭到反抗和国力的损耗,欧洲大陆当时的政治格局到帝国的灭亡,波旁王朝复辟。
路易·波拿巴:从二月革命后的法国政局到发动政变建立帝制。从他不自觉地完成工业革命到普法战争中帝国的覆亡和共和国的重新建立(只要举出一位而且言之有理及可得3分)。
31.举史证论,发现规律(8分)
论点一:一般而言,经济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而政治的现代化又为经济的现代化保驾护航;
论点二:新的经济因素诞生,意味着新生阶级的脱胎和崛起,这种新的社会存在往往萌发出新的思想意识,三者汇集所产生的合力又常常牵动新的政治运动,从而推动文明的前行;
论点三:历史会发生反复的惊人相似,当“短时段”的历史变局猝然临之,即时态的局势常常造就一位“英雄”,但是,即时态的“英雄”在完成变局所赋予的任务过程中,又往往不自觉地为自己挖掘着死亡的“坟墓”。“中时段”的趋势和“长时段”的规律最终将淘汰这些过时的“英雄”。
(1)以英国现代化进程起步后的300年间历史为例,说明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的互动关系。(4分)
(2)以美国建国前后的200多间社会转型转型过程的历史为例,阐述新经济--新阶级--新思想--新运动--新文明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2分)
(3)以法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位“英雄”为例,论证论点三的观点。(2分)
30、D “公务员”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依法办事。路易十六称谓的变化表明他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监督。
第Ⅱ卷(共90分)
30、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孟德斯鸠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29.D“铁血宰相”俾斯麦发动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尽管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残余,但促进了德意志的统一和发展,符合历史进步潮流。
29、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
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野心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28.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长江这些自然经济较早解体的地方。根据题干要求判断,此题选C。
28、下表所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的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1863-1912年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统计表(总投资约为14000万元)
上海 |
广东 |
江苏 |
天津 |
江西 |
浙江 |
四川 |
山东 |
湖北 |
河南 |
河北 |
46 |
101 |
30 |
2 |
5 |
10 |
5 |
3 |
3 |
5 |
10 |
山西 |
北京 |
安徽 |
福建 |
广西 |
辽宁 |
内蒙 |
湖南 |
吉林 |
黑龙江 |
陕西 |
6 |
6 |
9 |
3 |
2 |
4 |
1 |
1 |
3 |
2 |
1 |
A.投资规模大 B.资金多
C.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27.A 本题四个选项都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20世纪历史上的第一次巨变,其它几项成果都是在此基础上获得的。
27.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
A. 推翻了延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 使人民获得了民主自由的权利 D.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