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7、D。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资本主义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英国缓慢发展是相对于美德而言,经济并非是陷于停滞状态。(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等难度题)
17.关于上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19世纪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相对缓慢
C.19世纪末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D.19世纪末英国经济陷于停滞状态
进步思潮的出现能够推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发展。据此回答14-16题。
14.近代一个政治派别主张:“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该政治派别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14、B。本题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该政治派别主张,封建伦理和政治制度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一些具体的制度可以因时变通。由此判断出该政治派别为洋务派。(洋务派的政治主张,中等难度题)
15.下列关于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的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破尊孔复古逆流
B.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是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C.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15、D。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学;争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A、B、C均错误,正确答案为D。(新文化运动,容易题)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的分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B。 两次重要会议都从当时的社会矛盾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正确的决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的十三大上确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等难度题)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中国近现代出现的一些纲领、文件,见证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据此回答10-13题。
10.《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中,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的是
A.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 B.文化交流平等往来
C.不允许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D.准许外国人献计献策
10、C。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资政新篇》体现的外交立场是“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因此太平天国坚持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资政新篇》,中等难度题)
1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D.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11、A。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政治革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避免在在后果出现欧美社会革命后存在贫富不均的现象。(三民主义,难题)
12.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其内容不正确的是
A.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B.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C.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
D.改组国民政府,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12、D。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改组国民政府,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政协协议的内容。因此,正确答案为D。(《双十协定》,容易题)
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其显著特征是
①中国国体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责发生了变化
③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④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C。本题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和比较知识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①④不符合史实。1954年三大改造还没有完成,我国国体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第一次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难题)
中国近现代五种经济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据此回答7-9题。
1840-1956年中国五种经济形式曲线图
7.上图中所示五种经济形式按照A、B、C、D、E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主经济、洋务经济、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B.地主经济、外国资本、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C. 外国资本、洋务经济、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
D. 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经济、民族资本、洋务经济
7、A。本题考查考生从曲线图中提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A在1840年占居主导地位,以后逐步解体,1952年土改完成后彻底消亡,由此判断为地主经济。B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结束于19世纪90年代,由此可以判断为洋务经济。因此,正确答案为A。(中国近现代五中经济形式,中等难度题)
8.关于上图中曲线B与曲线D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近代企业,使用机器生产 B.生产资金都来源于民间
C.企业性质都是资本主义企业 D.生产都从轻工业开始起步
8、A。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曲线B是洋务企业,曲线D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中近代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源于政府,企业性质主要是封建官办企业,生产从重工业开始起步。因此,B、C、D表述均错误,正确答案为A。(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难题)
9.上图中某种经济形式的结束,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的是
A.曲线B B.曲线C C. 曲线D D. 曲线E
9、C。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等难度题)
6、B。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书法发展历程。正确区别不同的书法风格是解题的关键。(中国书法发展历程,容易题)
6.中国的汉字是方块字,但直到秦朝,中国才实现“书同文”字。下列文字中,属于秦朝统一后使用的官方字体是
A.隶书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5、B。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中国传统科技主要是经验的总结,而文艺复兴时期西欧诞生的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明清科技与文艺复兴时期科技比较,难题)
5.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技术进步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
A.中国是对传统的继承,西欧在于科技创新
B.中国科技重经验总结,西欧确立了实验科学
C.中国科技发展局限于农业,西欧发展工业技术
D.中国科技受到社会轻视,西欧科技创新得到社会推崇
4、D。本题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从表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这一限制语。D项从图表中不能直接反映,可选。(古代人口分布情况、北民南迁,中等难度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