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 以下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
中国 |
英国 |
步枪 |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
火炮 |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
火药 |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
A.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 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由野蛮蒙昧到文明的到来,由传统农耕文明到近代工业文明,到现今提出的“生态文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一部文明的演进史。回答l-3题。
1.工具的进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转型的巨大杠杆。下列图片中所反映的工具,足以说明人类已经开始从蒙昧野蛮跨入文明时期的是 ( )
A. 骨针 B. 石斧 C. 青铜斧 D. 铁锄
2. 经由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它的兴衰发人深思。东汉以后,气候变干旱,阿尔金山诸小国相继沦为戈壁。河西走廊的一些地方曾经森林茂密,但唐宋以来大片森林遭砍伐,居延海地区在汉、唐、西夏、元等朝代都曾是重要的农业垦殖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关于丝绸之路衰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长期征战 ②降雨减少,干旱化程度加剧
③农耕区域向北部边疆的扩展 ④自然植被的大面积破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2.服饰是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典型的服饰,引领着时尚。请你将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顺序重新排列:(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二、非选择题(共75分)
33.下面是一组有关《乾陵无头石像之谜》的资料,请你逐一判断这些材料的可信度,并说明理由。(8分)
乾陵是唐朝第三代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
的合葬墓。在陵园朱雀门外,有61尊石人群像分立
两旁,这些石像大约建成于武则天去世前后。石像
背后刻有文字,表明他们是来自唐朝西部、西北部
的少数民族首领,或者是外国使臣,他们都为唐朝
的统一与和平外交做出了贡献。石人像与真人一般
大小,然而6l尊石像的头全部不见了踪迹。那么,
这些石人头像为什么被毁呢?
材料一:据当地老百姓的说法,八国联军侵华时,见唐乾陵前立有外国使臣,感到有辱洋人的脸面,所以把石人的头砍掉了。
材料二: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明朝时,当地流行瘟疫,病死百姓不计其数。百姓认为瘟疫来源可能是这些石人在作祟,所以将石像都砸掉了头。 材料三:1906年,一位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乾陵考察,回国后写成《长安史迹研究》一书。他认为石像是在明嘉靖年间的关中大地震中倒落的,石像的头也断落了,是后人把这些石像又竖起。
材料四:据史料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即公元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县发生了里氏8-11级的大地震,八十多万人死于这次灾难。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史称关中大地震。(注:乾陵据华县100多公里,处于震中)
--以上材料均摘自CCTV-10《探索·发现》栏目之《乾陵无头石像之谜》
31.欧元使欧洲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这表明( )
①世界经济区域化得到进一步加强 ②欧盟各国政治、经济实现新的发展③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30.二十世纪中期,信息革命开始发生,人类第三次浪潮由此出现。信息革命最早发生地之一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日本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