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北伐战争不到一年,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B.军阀之间矛盾重重
C.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正确指导
23.北伐军胜利进军期间,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
A.拒签巴黎和约 B.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C.扣留英国太古公司轮船 D.废除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权
22.面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几经挫折的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对付武装的反革命。为此,国民党在1924年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
A.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国民革命军 B.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北伐军
C.与共产党合作改组中国国民党 D.与共产党合作建立军事学校
21.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D.五四运动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20.导致近代中国人由学习西方"器物"转向学习"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不断走向科学 D.中国无产阶级独立登上政治舞台
19.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 ( )
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18.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胡适所说的“三个时代”是 ( )
A.辛亥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运动
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7.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15年的是 ( )
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阿Q
B.三民主义、起义、武昌、约法、退位
C.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D.新文化、北洋、实业救国、张謇、仲甫
16.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形成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是 ( )
A.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最基本的因素
B.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C.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D.促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5.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