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608  354616  354622  354626  354632  354634  354638  354644  354646  354652  354658  354662  354664  354668  354674  354676  354682  354686  354688  354692  354694  354698  354700  354702  354703  354704  354706  354707  354708  354710  354712  354716  354718  354722  354724  354728  354734  354736  354742  354746  354748  354752  354758  354764  354766  354772  354776  354778  354784  354788  354794  354802  447348 

4.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汜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人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试题详情

3.我国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了一个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鼎内铸有小篆铭文。如按迄今为止的考古常识推测其最早当属什么时期的墓葬,其中最有证据意义的是(   )

   A.玉面人的年代   B.玉面人的特征   C.鼎内壁的小篆   D.扁足青铜方鼎

   山东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回答4-5题。

试题详情

2.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这段话反映了陈亮(   )

A.重视商业的作用   B.提倡重农抑商   

C.重视农业的作用   D.提倡农商并重

试题详情

1.《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   )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试题详情

32、(9分)自由选考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9分)

              

华盛顿像         孙中山像          甘地像

(1)人们往往把孙中山比作中国的华盛顿,试概括二者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3分)

(2)孙中山和甘地同被誉为“亚洲觉醒的先驱”,指出二者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结果的不同。(4分)

(3)作为青年学生,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2分)

试题详情

30、(15分)在近现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九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位于北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日本和中国都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三国迈向强国的历史轨迹却迥然不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经济两次快速发展的原因,概括美国的崛起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经验。(3分)

(2)近代日本崛起的重要方式或途径是军事扩张,分析日本采取这种方式或途径的原因,概括其对周边国家的危害。(4分)二战后,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试分析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4分)

(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余万里教授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崛起的话,今天要走的路必须是一条与世界共享发展、共享和平、共享繁荣的道路。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史实概括我国是怎样促进“和平崛起”的。(4分)

选做题:以下31、32两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的一题。(9分)

试题详情

29、(11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3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3分)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