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从人文之源到理性之光,欧洲的思想家、艺术家不断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回答21-23题
21.下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雕塑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22.“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23.卢梭的思想主张与其他启蒙思想家相比,其主要不同在于
A.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B.对教权主义的抨击
C.对财产私有制的认同 D.对主权在民的认同
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回答18-20题
18.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
19.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君权神授 D.为政以德
20.“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日知录》中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魏晋玄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
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回答15-17题
15.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象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16.“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
17.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给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回答13-14题
13.鸦片战争以后,中西合璧成为中国居室的建筑典型特征。以下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建筑是
14.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 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欧风美雨”的影响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回答11-12题
11.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2.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厂在城市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A.城市拥有众多劳动力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以农耕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回答9-10题
9.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 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 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
新中固的外交历经风风雨雨。回答7-8题
7.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体现的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独立自主和不结盟
8.“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面对近代社会的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和探索。回答4-6题
4.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浮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
A.井冈山道路 B.进行解放战争 C.实现人民民主 D.进行重庆谈判
6.“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抗击外国侵略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较早地走向完备和成熟。回答1-3题
1.《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2.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B.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C.内阁实际地位等同于六部 D.殿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