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692  354700  354706  354710  354716  354718  354722  354728  354730  354736  354742  354746  354748  354752  354758  354760  354766  354770  354772  354776  354778  354782  354784  354786  354787  354788  354790  354791  354792  354794  354796  354800  354802  354806  354808  354812  354818  354820  354826  354830  354832  354836  354842  354848  354850  354856  354860  354862  354868  354872  354878  354886  447348 

2.有清代学者指出:“光武中兴,贤主也。其不任三公,政归台阁,欲使权不下移,政由上出也。”他所指的光武帝“政归台阁”是指哪一项举措的出现?(  )

A.起用布衣为相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     C.设内阁     D.以丞相领政。

试题详情

1.“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A.尚书被中书取代      B. 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试题详情

2.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比较相似?其相似之处主要有哪些?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和秦、隋两个朝代比较相似。其相似之处主要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并被后世沿用。

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这一制度,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例2]元朝时,不属于行中书省管辖的地区是(  )

A.陕西           B.云南        C.河北          D.河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元朝时,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它地方设行中书省。

[答案]C

试题详情

1.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内存在着哪些主要矛盾?  从汉至元,历朝的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外乎两点:中央尽量分散相权,限制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地方尽量削弱其权力,加强对其控制和管理,以达到加强中央权力,解除地方威胁之目的。这两方面的措施恰好说明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矛盾是无法解决的。那就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的存在,使得作为地主阶级最高统治者的皇帝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相权过大或地方权力过大都会影响到其统治的安定,而相权过小或地方权力过小别影响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效率,这样也难以对国家实施有效的治理。

[例1]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解析]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丞相权力过大,就会威胁到皇权,所以历代皇帝都要想办法削弱相权,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题目中的C项是其直接目的,A项才是其根本目的。

[答案]A

试题详情

5.元朝:行中书省;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中国省制开端,影响深远

[知识运用]

试题详情

4.北宋:文臣作地方官;州县两级制; “道”改为“路”

试题详情

3.唐朝:唐太宗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设观察使;唐中后期设节度使

试题详情

1`。汉朝: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州牧为州最高长官

2.隋朝: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令

试题详情

6.元朝: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综合汉蒙政治制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