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据此回答15~20题。
15.有利于推动农产品商品化的因素有()
①实行赋役征银②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③专业生产区域的出现④手工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为专业生产区域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对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商品化推动手工业的发展,而手工业的进步反过来也要求农产品商品化,两者相互促进。故选D项。
答案D
16.在一次农产品交易会上,小明和小红对下列农产品的原产地发生争执,请你帮他俩判断下列农产品哪一品种不是中国原有的()
A.葡萄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灵活运用。葡萄原产地是西域,即新疆;水稻产自我国南方;小麦产自我国北方;玉米是从国外(美洲)引进的。
答案D
17.清前期出现“广州纺缎甲天下,佛山之冶遍天下”的现象,这反映当时广东()
①手工业生产技术先进 ②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③商品经济活跃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纺缎”与“佛山之冶”属于手工业;“甲”体现“技术先进”;“遍”体现“生产规模大”;“甲天下”“遍天下”离不开商品贸易;而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题干中的信息体现不出来。故①②③正确。
答案A
18.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后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解析重农抑商促使商人将赚来的钱购房置地,因而造成资金短缺;将大量劳动力束缚在农业土地上,因而劳动力缺乏;农民遭受封建盘剥,且多自给自足,因而市场狭小;重农利于农业发展,因而其后果不包括原料不足。
答案B
19.(2005年上海)中国历代都有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人身税)。清代丁税征收出现了变化,参照右表,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顺治朝随着人丁增加,丁税总额相应增长
B.康熙朝减轻农民负担,朝廷免除了人身税
C.雍正朝人口增长缓慢,丁税也在缓缓上升
D.乾隆朝丁税迅速增长,成为朝廷主要财源
解析主要考查清代赋税制度变革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识图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联系清代赋税制度变革知识;二是要正确认识图表反映的信息。此图表实际上是清代前期各代人口增长图,它不反映丁税数量的变化。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康熙时固定了丁税额,但没有废除丁税,C、D两项说法不正确,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废除了丁税。因此,雍正、乾隆朝不可能出现丁税增长的情况。
答案A
20.下列关于明清商品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D.对外贸易繁荣
解析明前期对贸易频繁,中后期开始至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叙述错误。
答案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14.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在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之句,朝廷认为是影射满洲人以异族夺取朱明皇位,虽死,仍被下令剖棺锉尸。清廷这样做的目的是()
①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②树立清朝统治权威
③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④摧残了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题干所述事件正是清朝实行文字狱的表现,因而该题实际上也就是问清朝实行文字狱的目的,其目的是①②③,④是作用而非目的,故选A项。
答案A
13.下列关于清朝文字狱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为压制反清思想而迫害知识分子的冤案
B.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机构
D.为在思想文化上实行专制主义而专门建造的监狱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能力。此处的“狱”不是监狱,它喻指冤案。
答案A
12.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
A.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 B.设置军机处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实行文字狱
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其标志是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是一个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机构。
答案B
11.清朝之所以取代明朝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清朝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明朝统治集团极端腐朽 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 ④关外清军强于李自成农民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考查理解能力。明朝由于统治腐朽被农民军灭亡,农民军因贪图享受战斗力日减,终被清军打败,而清军入关与吴三桂降清有直接关系。清朝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代表资本主义生产力,①可排除。
答案B
10.猛安谋克制与八旗制度的共同点是()
①由少数民族首领创设 ②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
③士兵的衣食均由国家供给 ④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这两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以军事组织形式进行编制,平时从事生产活动,战时从军作战,故士兵的衣食不是由国家供给。
答案D
9.下列事件不是努尔哈赤的所做所为的是()
A.统一女真各部 B.建立金政权
C.迁都沈阳 D.改女真族为满洲
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改族名为满洲是皇太极所为。
答案D
8.揭开明末农民起义序幕的是()
A.高迎祥 B.王二
C.李自成 D.张献忠
答案B
7.明朝中后期,东林书院的大门上贴着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关心国事的知识分子上书弹劾谁的罪行 …()
A.严嵩 B.王振
C.刘瑾 D.魏忠贤
解析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东林党人因上书弹劾魏忠贤的罪行而遭到迫害。
答案D
6.《大明律》主要体现了()
A.人民的意志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君主的专制意志 D.法制建设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它也是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
答案C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