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766  354774  354780  354784  354790  354792  354796  354802  354804  354810  354816  354820  354822  354826  354832  354834  354840  354844  354846  354850  354852  354856  354858  354860  354861  354862  354864  354865  354866  354868  354870  354874  354876  354880  354882  354886  354892  354894  354900  354904  354906  354910  354916  354922  354924  354930  354934  354936  354942  354946  354952  354960  447348 

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

A.周世宗在位时         B.宋太祖在位时

C.宋太宗在位时         D.宋真宗在位时

解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

答案C

试题详情

19.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两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两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两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两人才学、气质的差异

解析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分析,其作品内容不同主要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答案C

试题详情

18.下列属于建筑方面著作的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四部医典》

解析A项是关于农业、畜牧业的著作;B项总结了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C项是关于建筑方面的著作;D项是一部医学著作。

答案C

试题详情

17.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的()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指南针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印刷术

解析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即有利于反封建的,最突出的是军事斗争所需--火药;“水手之友”与航海有关,是指南针。

答案B

试题详情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间虽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潮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向前发展。据此回答12~16题。

12.契丹首领阿保机的主要贡献是()

①统一契丹各部 ②得到幽云十六州 ③提倡农业,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④在位期间,契丹族创制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考查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幽云十六州是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得到的。

答案B

13.右图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

①西夏统治者在创造本民族文字时借鉴了汉文楷书字体 ②该种文字与元昊关系密切 ③该种文字与党项族有关 ④该图片反映了西夏与宋朝的隶属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教材判断①②③叙述正确,西夏文字吸收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并     西夏文字不等于是隶属关系。

答案A

14.右图政治局势最早出现于()

A.1038年

B. 1125年

C. 1127年

D. 1141年

解析该形势图是宋金对峙图,由图中可知,此时对峙的宋金以淮水--大散关为界,而这一规定是在1141年绍兴和议中确定的。

答案D

1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了澶渊之盟签订的客观积极作用。“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体现了③,“生育蕃息,牛羊被野”体现了④,故选B项。①②是澶渊之盟的影响,但不符合题干所述。

答案B

16.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下列史实不具有这一作用的是()

A.“蕃汉分治”          B.回族形成

C.设宣政院            D.行省制度

解析注意时间限制。元朝时没有“蕃汉分治”制度,那是契丹族的政策。

答案A

试题详情

1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和熟知历史事实及做题方法。题干王安石所述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解决它的措施是理财措施,把将兵法排除即可。

答案D

试题详情

10.11世纪中叶,王安石主持变法。从可操作性角度看,王安石的下列哪一项措施在当时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考查理解能力。在当时,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措施,较难操作,如A、C两项;而由于统治者腐朽和用人不当,丈量田地平均赋税则更难操作,募役法所交役银有量的规定,相对易于操作。

答案C

试题详情

9.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唐代“庸”的具体规定,然后与备选项比较,找出其相似措施。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