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
A.周世宗在位时 B.宋太祖在位时
C.宋太宗在位时 D.宋真宗在位时
解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彻底结束于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
答案C
19.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两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两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两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两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两人才学、气质的差异
解析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分析,其作品内容不同主要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答案C
18.下列属于建筑方面著作的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四部医典》
解析A项是关于农业、畜牧业的著作;B项总结了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C项是关于建筑方面的著作;D项是一部医学著作。
答案C
17.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四大发明中的()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指南针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印刷术
解析考查理解问题的能力。“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即有利于反封建的,最突出的是军事斗争所需--火药;“水手之友”与航海有关,是指南针。
答案B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间虽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潮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向前发展。据此回答12~16题。
12.契丹首领阿保机的主要贡献是()
①统一契丹各部 ②得到幽云十六州 ③提倡农业,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④在位期间,契丹族创制文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考查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幽云十六州是耶律德光统治时期得到的。
答案B
13.右图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
①西夏统治者在创造本民族文字时借鉴了汉文楷书字体 ②该种文字与元昊关系密切 ③该种文字与党项族有关 ④该图片反映了西夏与宋朝的隶属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教材判断①②③叙述正确,西夏文字吸收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并 西夏文字不等于是隶属关系。
答案A
14.右图政治局势最早出现于()
A.1038年
B. 1125年
C. 1127年
D. 1141年
解析该形势图是宋金对峙图,由图中可知,此时对峙的宋金以淮水--大散关为界,而这一规定是在1141年绍兴和议中确定的。
答案D
1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
①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②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 ③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④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此题实际考查了澶渊之盟签订的客观积极作用。“戴白之人,不识干戈”体现了③,“生育蕃息,牛羊被野”体现了④,故选B项。①②是澶渊之盟的影响,但不符合题干所述。
答案B
16.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下列史实不具有这一作用的是()
A.“蕃汉分治” B.回族形成
C.设宣政院 D.行省制度
解析注意时间限制。元朝时没有“蕃汉分治”制度,那是契丹族的政策。
答案A
1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和熟知历史事实及做题方法。题干王安石所述问题主要是经济问题,解决它的措施是理财措施,把将兵法排除即可。
答案D
10.11世纪中叶,王安石主持变法。从可操作性角度看,王安石的下列哪一项措施在当时是很难真正实行的()
A.募役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考查理解能力。在当时,王安石变法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措施,较难操作,如A、C两项;而由于统治者腐朽和用人不当,丈量田地平均赋税则更难操作,募役法所交役银有量的规定,相对易于操作。
答案C
9.王安石变法中的哪一措施与唐代的“庸”相似()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保甲法
解析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唐代“庸”的具体规定,然后与备选项比较,找出其相似措施。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