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古代的漕运,就是指中央政府在地方征收租赋后,由水道运往京城,或供宫中消费,或充军储,或作仓储。据此回答36~39题。
36.漕运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古代水运比陆运发达 B.封建统治者挥霍无度
C.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偏离 D.西粮东运,可顺长江、黄河而下
37.隋朝大运河的河道,其地理位置最接近春秋时期已开通的运河的一段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8.元朝与隋朝相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突出成就是
A.重新连接了京杭大运河 B.开始了空前的海运
C.与欧洲最早实现了直接交往 D.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9.隋朝和元朝注意发展大运河交通,国内交通空前发达,共同的目的是
A.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商业繁荣 B.有效统治疆域空前广大的国土
C.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D.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交往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长期领先于世界。据此回答31-35题。
31. 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 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 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 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32. 北宋的科技成就包括
A. 造纸术开始西传 B. 发明了印刷术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33. 元朝的郭守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所取得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A. 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
B. 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
C. 主持编写《授时历》
D. 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34. 书中记述石灰岩溶蚀地貌的是
A. 《禹贡地域图》 B. 《梦溪笔谈》
C. 《水经注》 D. 《徐霞客游记》
35.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A.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B. 传统科技趋于停滞
C. 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D. 西方近代科技大量传入
开放则强,闭关则弱,综观我国历代兴衰史,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据此回答27-30题。
27. 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 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 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 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D. 甘英到达了波斯湾
28.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
B. 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 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 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29. “映日帆多宝舶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盛况的佳句,这种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商业发展,交通发达
B. 唐朝统治者开明,重视对外贸易
C. “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D. 唐朝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30. 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新现象的是
A. 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新的科学技术 B. 吸取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
C. 政府几次实行海禁 D. 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造成威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曾制订了一些别具民族特色的制度,在历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23-26题。
23.契丹建国后,曾采取"一国两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主要是因为
A.契丹与汉族的民族矛盾尖锐 B.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皇帝与汉族官僚谋求妥协 D.中原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
24.下列有关辽的南面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中央政府机构中设置的官员 B.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
C.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D.权力比北面官大
25.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B.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
C.是基本的社会组织 D.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26.元朝的行省制度①有效地加强了对辽阔疆域的管理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促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21.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①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③有利于农业商品化④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19.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清朝则推行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A.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C.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轻 D.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到明清两代臻于极盛而后走向衰落,前后延续了1300年,对我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3~18题。
13.下面关于隋唐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隋文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B.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C.唐高宗首创武举和殿试
D.武则天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14.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关于北宋科举制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②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宰相直接控制③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④录取额比前代大大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八股取士最主要的弊端是
A.限定考试命题的范围 B、严格规定答卷的文体
C、答卷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D.考试科目单一
17.清朝大兴文字狱的首要目的在于
A.发扬满洲民族文化 B.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C.巩固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D.防范民主思想的发展
18.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是,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又有所损益变化。据此回答9-12题。
9.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管理
10. 有关汉初封国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汉初开始就长期存在 B. 王国严格受朝廷节制,权力弱小
C. 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 D. 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
11.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 加强诸侯王的势力 B. 剥夺王国的封地
C. 分割王国的封地 D. 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12. 东汉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这被称为
A. 皇帝征召 B. 乡举里选
C. 公府与州郡辟除 D. 举孝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