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780  354788  354794  354798  354804  354806  354810  354816  354818  354824  354830  354834  354836  354840  354846  354848  354854  354858  354860  354864  354866  354870  354872  354874  354875  354876  354878  354879  354880  354882  354884  354888  354890  354894  354896  354900  354906  354908  354914  354918  354920  354924  354930  354936  354938  354944  354948  354950  354956  354960  354966  354974  447348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1)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

(2)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3)全面内战的爆发

试题详情

53.明清之际,我国出现了社会转型的新现象,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试结合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概括这些新现象的主要特征。并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15分)

试题详情

52. 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唐朝的文化繁荣局面。请回答:

(1)出现这种局面的客观基础是什么?(5分)

(2)当时统治者为文化繁荣做出了哪些努力?(5分)

(3)说说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5分)

试题详情

50.隋唐文化对日本的最大影响是

   A、建造都市城郭,建筑业发展迅速  B.货币发生了巨大变革

   C.进行了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  D.儒学传人,促进了日本文化的革新运动

试题详情

49.下列有关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兴起了大规模移民日本的浪潮 B.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有深刻的了解

C、汉武帝与光武帝先后赐日本使者金印D.铁器、铜器与丝帛传人日本

试题详情

48.朝鲜与汉唐关系的相同点是

   A.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留学  B、政治制度、城市建筑深受中国影响

   C.服饰、风俗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D.多次通好于中国,双方经贸频繁

试题详情

47.清朝对西藏地区管理加强的标志是

   A.建立僧官制度              B.掌握宗教首领的册封权

   C.加强对达赖与班禅转世的监督与任授权   D.设置驻藏大臣

试题详情

46.明清时期在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A.中央开始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B.使地方长官由世袭改为中央任命

   C.为平定“三藩之乱”奠定了基础  D.是指在西南地区撒司设省

试题详情

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40~45题。

40.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

A.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施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41春秋战国时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运用③水利灌溉的发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2.战国时期出现的手工业工艺专著是

A.《齐民要术》 B.《营造法式》 C.《考工记》 D.《汜胜之书》

43.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统一度量衡③废分封,行县制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44.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        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

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

45.促成清代前期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玉米等高产农作物推广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国家赋税改征银两  D、政府对商贸实行税收优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