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810  354818  354824  354828  354834  354836  354840  354846  354848  354854  354860  354864  354866  354870  354876  354878  354884  354888  354890  354894  354896  354900  354902  354904  354905  354906  354908  354909  354910  354912  354914  354918  354920  354924  354926  354930  354936  354938  354944  354948  354950  354954  354960  354966  354968  354974  354978  354980  354986  354990  354996  355004  447348 

2、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认识

①一百年来取得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

②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

④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亚、欧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⑤中国人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⑥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试题详情

1、特点:

(1)是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战争。

(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

(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试题详情

(二)对内政策

1、国共关系:①抗战初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从未改变。

②进入相持阶段:随着日本侵华方针改变,反共政策日趋明显(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其抗战以来政策的重大转变);政治态度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想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掀起反共高潮。

2、独裁统治: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互结合渗透)

3、经济掠夺:①政策:统制经济政策。②表现:垄断工业;掠夺土地;控制商业;独占金融。③结果:全国财富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占全国资本的一半。

试题详情

(一)对外政策

1、对日政策(含1931年~1937年)

①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绝对不抵抗;九一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

②西安事变到抗战防御阶段:比较积极地进行抗战。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一面同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将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抗日。

2、依靠英美:①英美态度:一方面主张抵抗日本侵略,给中国一定援助;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寻求妥协,企图牺牲中国的部分领土主权来缓和它们同日本之间的矛盾,并促使日本进攻苏联,坐收渔人之利。

②国民党:八一三事变后,发表自卫宣言,此后,表现一定抗日积极性,然而,总是寄希望英美出面调停。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二十六国宣言》发表后,依靠国际力量解决中国战局的奢想更为强烈。

试题详情

2、召开七大争取抗战最后胜利

(1)“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未党的指导思想。

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其形成后,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有力的精神武器。

(2)“七大”是一次团结、胜利大会

该会总结2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制订正确的革命纲领、策略、政策,是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形成空前团结统一,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必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

  (3)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8月15日)

①日寇:覆灭大局已定: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美逐渐攻入日本本土,1942、中途岛

中国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②国民党:积极推进,抢夺人民胜利果实

③中共:争取并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试题详情

1、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1)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物质生活,提高了其抗日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3)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5)开展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疯狂进攻。

其中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是各项方针和政策的中心环节

试题详情

6、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

(1)方针:坚持全面抗战、持久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全力巩固根据地。

(2)表现:①领导沦陷区人民反抗斗争②领导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方针)

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地点:华北地区)1941年~1942年根据地建设

试题详情

5.国民党片面抗战

(1)抗战情况:①方针政策改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具体表现:①消极抗日(豫湘桂战役丧师失地);②积极反共(皖南事变)

试题详情

4.日寇侵略(1)侵华方针:对国民党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注意: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没有改变)。

(2)改变原因:日本感觉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战力量对它构成最大威胁。

(3)情况:①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A、政治上:扶植伪政权;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推行“清乡运动”B、经济上:实行野蛮掠夺(工矿、农业、劳动力、金融等)C、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建立一套殖民奴化教育体系。影响:A、日本掠夺了大量财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沦陷区人民展开多种斗争。②对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③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军事进攻。枣宜会战(1940年5月)--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1944年)--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试题详情

3、阶段

(1)初期:1938年10月--1940年,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上升;

(2)中期:1941年--1942年,人民力量下降,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

(3)后期:1943年--1945年,人民力量再上升和大发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