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4895  354903  354909  354913  354919  354921  354925  354931  354933  354939  354945  354949  354951  354955  354961  354963  354969  354973  354975  354979  354981  354985  354987  354989  354990  354991  354993  354994  354995  354997  354999  355003  355005  355009  355011  355015  355021  355023  355029  355033  355035  355039  355045  355051  355053  355059  355063  355065  355071  355075  355081  355089  447348 

33.(1)历史条件:1953年总路线的条件是:人民政府已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即将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抗美援朝胜局已定,为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民主革命遗留问题已基本解决,人民政权巩固。1958年总路线的条件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实现,我国进入全面经济建设新阶段;中共借鉴苏联经验教训,结合本国建设经验,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周边国际环境缓和,加上“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使经济建设的“左”倾思想滋长,忽视了客观规律,背离了党的“八大”正确方针。(5分)(2)侧重点不同:过渡时期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侧重于工业化这个主体,逐步实现三大改造作为两翼,力求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侧重于多快好省的“快”字,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反对保守,大炼钢铁,以粮为纲。(3分)(3)影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全国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同时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工作过粗过急也遗留下一些问题;1958年总路线提出后,党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工业以钢为纲,农业方面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严重的困难。(4分)(4)启示:经济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3分)

试题详情

32.两大问题: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2分)相互影响: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理论,成为以后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②在反右的影响下,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思想抬头,浮夸风和“共产风”等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③“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造成三年严重经济困难。④“左”倾错误的发展导致“文革”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10分)

教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正确认识国情国力,注意防止“左”的倾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分)

试题详情

31.(1)建国初的调整改造:①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国营经济。②合理调整工商业,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营经济领导下恢复发展;工矿企业进行生产和民主改革。③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分)(2)特点:①根据中国国情对不同所有制经济分别采取没收、调整改造和合作化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②形成了单一的高度集中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③确立了工人阶级在工矿企业中的领导地位。④后期在改造过程中存在过急、过粗,超越生产力水平的倾向。(3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改单一所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并存;②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宏观调控、政企分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改产品经济为市场商品经济;④改平均主义分配为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4分)

试题详情

29.D 

试题详情

28.A 

试题详情

27.C 

试题详情

26.C 

试题详情

25.C 

试题详情

24.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