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11.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若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除人那一面来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来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表明当时孙中山 ①正确地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问题 ②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③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④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9.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8.“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段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7.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6.“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中国古代诏书中的常用语,其中“奉天承运”的理论依据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韩非子 B.董仲舒 C.荀子 D.老子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材料中推断,我国古代大规模修水利应始于
A.夏商时期 B.战国、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关键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反映了这一时代趋势的是
A.温故知新 B.有教无类 C.学思结合 D.因材施教
3.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