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0、清朝前期,福建泉州、漳州生产丝绸,所需原料购于江南,载往镇江染色后运回织绸。这反映当时
①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②区域分工明确 ③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④生产社会化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C、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D、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8、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
①商业繁荣 ②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③阶级矛盾缓和 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董仲舒指出,当时社会“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后,历代王朝大多采取驶 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无法根本解决这一社会痼疾。其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力度不够 B、土地私有,并允许买卖的制度
C、地主、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D、封建王朝统治严酷、横征暴敛
6、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②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这是清政府“重本抑末”政策的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座祭祀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对上述信息错误的解读是
A、体现农耕文明的特征 B、对传统美德的传颂
C、对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 D、纪念造福人民的历史人物
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3.《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夫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苏武牧羊》中的“社稷”是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等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来自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