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B.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地方设置通判负责监督
8.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古人曾用“事无不总”来形容唐朝三省六部中某一部门的职权。这个部门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皇帝
7.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6.《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该材料反映的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地方之间分权的矛盾
C.分封制的弊端 D.藩镇割据
5.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 …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以下对此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 B.秦朝每县掌治 100 个亭
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 100 个乡 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制
4.在一块秦朝地砖(右图)上面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模印字样,下列对地砖上面文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该文字是对秦始皇的歌功颂德之词
B.“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违背史实
C.此时的“海内”包含匈奴控制的地区
D.秦始皇对“海内”之“臣”拥有任免权
3.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2.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1.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
B.宗法制的盛行
|
D.冶炼技术的提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