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5394  355402  355408  355412  355418  355420  355424  355430  355432  355438  355444  355448  355450  355454  355460  355462  355468  355472  355474  355478  355480  355484  355486  355488  355489  355490  355492  355493  355494  355496  355498  355502  355504  355508  355510  355514  355520  355522  355528  355532  355534  355538  355544  355550  355552  355558  355562  355564  355570  355574  355580  355588  447348 

8.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这说明                                          (   )

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可信的        

B.这两部著作的作者都生活在当时,亲眼目睹了时代的变迁,因此比较可信

C.这两部著作是记录西汉历史的主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D.影视作品完全可以通过再现历史原著来还原历史        

试题详情

7.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民族政权隶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试题详情

6.下列能体现秦汉时期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恢弘气势的是  (   )

①巨龙般的万里长城        

②再现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        

③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④世界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5.我国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   )

A.黑水都督府    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D.安西都护府

试题详情

4.秦朝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试题详情

3.对于春秋时期吴国的灭亡,历史上有这样的评价:“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对明末清初吴三桂的降清,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评价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上述评价              (   )

A.都错误,未看到事物的本质

B.前者正确,否定将吴国灭亡归结于西施;后者错误,未看到吴三桂降清的根本原因

C.都正确,揭示了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D.前者错误,未指出吴国灭亡原因;后者正确,指出了吴三桂降清的根本原因

试题详情

2.《史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即尝胆”。上述国君所在地在今                                        (   )

A.长江中游              B.钱塘江流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试题详情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试题详情

35.(9分)美国1787年宪法以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为其重要理论来源,请简要回答这部宪法是如何分配和平衡权利的?

试题详情

34.(11分)宪政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议会制度。其中对美国国会的介绍最为详细。与议会思想率先传入形成反差的是,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法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宪法至上”、“制宪”、“违宪”等内容的法律化、制度化、神圣化,在专制政体板结的时代很难传播。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图一  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        图二  遇刺身亡的宋教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对宪法了解相对滞后的原因。     

(2)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

(3)图一中1912年成立的临时参议院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结合图一、图二说明当时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