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5404  355412  355418  355422  355428  355430  355434  355440  355442  355448  355454  355458  355460  355464  355470  355472  355478  355482  355484  355488  355490  355494  355496  355498  355499  355500  355502  355503  355504  355506  355508  355512  355514  355518  355520  355524  355530  355532  355538  355542  355544  355548  355554  355560  355562  355568  355572  355574  355580  355584  355590  355598  447348 

20.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符彦卿“无可奈何”的原因主要是

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          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

C.地方权力分离,双方无隶属关系       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免权

试题详情

19.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得罪皇帝,左贬潮州(属于今天的广东的地区),韩愈对前来陪往的侄子说:“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充满毒气的江)边。”假如你是历史学家,你可以以此研究唐代的①宗教文化②诗歌文化③地域开发不均衡④官员升贬制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8.史学家宋祁在《新唐书·杜甫传》里评论:“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下列对其评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史学家宋祁的评论揭示了杜甫诗歌的突出特点;②“善陈时事”是对杜甫诗歌关注社会现实的肯定;③“律切精深”是对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高度赞扬;④“诗史”之称是因为杜甫诗歌反映了唐朝及以前的历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17.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用于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试题详情

16.《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④相权的不断增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5.北派禅宗在盛唐时期已极盛行于京洛黄河流域,中唐之后南派禅宗逐步走向繁荣,造成佛教禅宗这种巨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A.统治集团的转移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南北民族融合               D.战乱导致北民南迁

试题详情

14.2009年6月14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了“走进历史,感知文明”活动,一批文物保护志愿者实地考察了我国现存的一些石窟艺术宝库。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石窟艺术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

B.龙门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敦煌莫高窟内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

D.敦煌壁画《胡旋舞》能体现出受周边地区影响的艺术特色

试题详情

13.通过下列徐州出土的汉朝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断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开始使用曲辕犁耕作            B.牛耕已在淮河流域出现

C.汉朝绘画理论已经成熟           D.棉纺织业有了较大发展

试题详情

12.鲁迅说:“汉末士流,最重品题,声名成毁,决于片言”。其形成的体制性原因是

A.东汉以个人声望为察举依据,实行乡举里选    B. 九品中正制度

C.东汉以门第声望为察举依据,形成累世公卿    D.科举考试制度

试题详情

11.西汉末年,发生强烈地震,山崩地裂,人民死伤无数。有大臣指出皇帝应为此事负责,皇帝不得不因此下一道罪己诏,宣布改元,重新受命。这反映出西汉的政治思想是

A.黃老无为     B.经世致用       C.民贵君轻       D.天人感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