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5492  355500  355506  355510  355516  355518  355522  355528  355530  355536  355542  355546  355548  355552  355558  355560  355566  355570  355572  355576  355578  355582  355584  355586  355587  355588  355590  355591  355592  355594  355596  355600  355602  355606  355608  355612  355618  355620  355626  355630  355632  355636  355642  355648  355650  355656  355660  355662  355668  355672  355678  355686  447348 

2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利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试题详情

22、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利制衡的原则

试题详情

21、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的政绩中都具备的有(     )

①重视选拔人才   ②完善科举制度    ③虚怀纳谏 

④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⑤提倡节俭,爱惜民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⑤

试题详情

20、《景帝景物略》中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这里提到的节日属于(    )

A、农事节日   B、宗教节日    C、纪念节日   D、庆贺节日

试题详情

19、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试题详情

18、一位古诗人在《昭君出塞图》中写道:“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下列对昭君出塞的评价,今天看来更为正确的是(    )

A、“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C、“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 D、“出塞自有幽怨在,北地茫茫夜夜心”

试题详情

17、两汉政权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读图

“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渡,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后汉书》中的这段文字记载的“大海”是指(     )

A、里海      B、黑海     C、地中海     D、波斯湾

试题详情

16、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

在图中Ⅰ期,南下进的民族是(     )图

 A、山戎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试题详情

15、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候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性诸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试题详情

1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

A、甲--儒家,乙--墨家,丙--法家,丁--道家

B、甲--道家,乙--儒家,丙--墨家,丁--法家

C、甲--儒家,乙--法家,丙--墨家,丁--道家

D、甲--道家,乙--墨家,丙--法家,丁--儒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