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5532  355540  355546  355550  355556  355558  355562  355568  355570  355576  355582  355586  355588  355592  355598  355600  355606  355610  355612  355616  355618  355622  355624  355626  355627  355628  355630  355631  355632  355634  355636  355640  355642  355646  355648  355652  355658  355660  355666  355670  355672  355676  355682  355688  355690  355696  355700  355702  355708  355712  355718  355726  447348 

8.《冥庵杂识》中记载,浙江一带曾流传一副对联:“逆不靖,威不扬,二将军难兄难弟;波未宁,海未定,一中丞忧国忧民。”与这副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试题详情

7.下列有关近代法制建设不正确的叙述是

                                               

A.罗马法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

B.法国《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C.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试题详情

6.“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试题详情

5.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三: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一: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试题详情

4.《十二铜表法》规定:将无力偿还债务的人“交付法庭判决”, “凡故意伤害他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下列选项中有关《十二铜表法》的有 

①倡导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③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④提出所有权原则和契约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3.下列材料所涉内容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以担任国家的执政官、司库。      

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他们可以担任国家的执政官。      

第三等级:年收入在200麦斗以上,称为“牛轭级”,他们只能担任低级官吏。      

第四等级:200麦斗以下,统称为“日佣级”,他们与国家的一切官职无缘。     

A. 按土地收入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

 B. 一部分地位很高的贵族,由于其经济状况有限,被划分在三、四等级

 C. 有利于雅典从贵族制向民主制的发展,从而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试题详情

2、《荀子·君道》: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试题详情

1、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最早可能出现在      

A.西周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