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
C.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
D.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7.《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6.“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碰撞的历史,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根据这种观点,对洋务运动的定位应是:
A.自强新政 B.同光新政
C.同治中兴 D.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14.中国的制瓷业一直享誉世界。下列有关中国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B.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制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从元朝开始,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的“瓷都”
D.明清彩瓷烧制技术日臻完善
13.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完成了第一次世界分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印度、南北美洲主要提供了商品市场 B.非洲主要提供了原材料
C.欧洲是全球工商业活动的中心
D.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12.1915年,陈独秀在一份刊物发刊词中写道:“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变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指的是:
A.思想观念 B.科学技术
C.生产方式 D.教育制度
11.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 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10.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些方位词相关的政治概念进行了探究,如“东西方冷战”、“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东方”、“西方”、“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左派”、“右派”、“左倾”、“右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有4位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出现了东西方冷战局面的“东方”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 东方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国家 B. 东方是指日本资本主义国家
C. 东方是指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D. 东方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9.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在回忆邓小平的文章中写道:“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南方谈话 C.“文革”时期全面整顿 D.中共十五大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