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4.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其作用不包括
A.强化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C.削弱了士族地主的势力
D.阻止了士族地主入朝做官
25唐初以孟子“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这一赋役制度的作用表现在
①农民生产时间较有保证
②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③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改变 ④政府赋税收有了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隋炀帝的活动客观上有利于国内经济联系的有①开凿大运河 ②三次巡游江都 ③营建东都洛阳④修筑弛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23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20.三国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大批北方农民南迁 ②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相对安定 ③少数民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翻车等先进生产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形体存在,精神就存在;形体死亡,精神也就消失,主要是针对佛教宣扬的:
A.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 B.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观点
C.形神统一、形亡神才灭的观点 D.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点
19.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辰韩的语言、称呼、习俗等与秦朝相似,又称“秦韩”
B.汉光武帝赠赐给日本倭奴国使者金印已得到考古证实
C.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出色完成使命
D.汉代文明通过陆、海路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18.下列各项与西汉诸侯王问题的解决无关的是①令郡国岁举孝廉②颁行“推恩令”③裁并地方官衙④颁布“附益之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下列关于两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汉政府反对匈奴掠夺的反侵略战争
B.两汉政府反对匈奴保持边境安全的正义之举
C.两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15.有关两汉刺史制度的介绍,正确的是
A、刺史开始时没有固定的治所,但级别很高
B、刺史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C、东汉地方行政区划包括州郡二级
D、西汉末年刺史执掌州军政大权,成为州最高长官
16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
B、“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C、班超派甘英到达大秦
D、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传到越南
13.张骞“凿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有
①新疆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 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
④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刘邦所实行的治国措施中,动机和效果明显矛盾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对匈奴的“和亲”政策
C、分封诸侯王政策
D、实行察举制
12.下列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1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郡县制
B.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
C.重用法家思想和人物
D.打击持不同政见的儒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