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5829  355837  355843  355847  355853  355855  355859  355865  355867  355873  355879  355883  355885  355889  355895  355897  355903  355907  355909  355913  355915  355919  355921  355923  355924  355925  355927  355928  355929  355931  355933  355937  355939  355943  355945  355949  355955  355957  355963  355967  355969  355973  355979  355985  355987  355993  355997  355999  356005  356009  356015  356023  447348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               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8.“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论语》。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上佾;八佾是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却用了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了本质问题是(   )

     A.诸侯势力强大                         B.周王室势力衰微    

     C.分封制趋于崩溃                       D.诸侯与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试题详情

7.先秦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发展兴盛的时代,青铜器的纹饰传递着重要的信息。对比以下两幅青铜器的纹饰,其变化反映了                                                             (   )

   

     A.青铜器的装饰从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B.青铜器逐渐进入百姓日常生活

     C.神秘威严的专制王权渐趋衰落

     D.春秋时期王室衰徽和诸侯争霸

试题详情

6.《国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土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一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试题详情

5.《陈杞世家》革:“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用复求舜后……封之于陈……”周武王这样做的意图是                                                             (   )

     A.利用舜的名望,统治陈地             B.拉拢商朝旧势力,分化敌人    

     C.论功行赏,激励手下勇敢杀敌         D.培植自己的亲信    

试题详情

4.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

是                                                      (   )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试题详情

2.大禹治水是否确有其事,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在一件青铜器

--遂公簋上,刻有大禹治水传说事迹的铭文(如右图),首

句是“天命向敷土,随山浚川。”它能否证明大禹治水确有其

事                                       (   )

     A.能,因为出土文物有证明力

     B.不能,因为此物非大禹遗留

     C.能,因为与传说完全吻合    

     D.不能,因为还缺乏相关其他证据

  3.“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心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试题详情

1.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   )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50岁、60岁    

试题详情

28、(11分)中国古代民众头脑中有很强的“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试分析这种观念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试题详情

27. (13分)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姓氏谱牒不修也久矣。晋东渡,五胡乱中原,衣冠流离而致然也。……况元魏据洛,诸虏喜中原之姓,择而冒之者益众。则谱不可以不知也。  --《麈史》王得臣

材料二:下列是关于该时期谱牒之学的两段议论:   

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矣。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晋、宋因之,始尚姓已。……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新唐书·柳冲传》

材料三:《氏族志》成书于太宗时,《氏族志》初稿将山东望族崔、卢、李、郑等大姓也都列为高等,排名在皇族的关陇李姓之前。唐太宗非常不满,最后在唐太宗“崇重今朝冠冕”思想的指导之下,把皇族李姓列为一等,外戚为二等,崔、卢、李、郑为第三等,绝大部分有军功而非士族的人都未列入。武则天当政时,重修《氏族志》,“以仕唐官至五品者皆升士流”为编纂原则,并更名为《姓氏录》。

材料四:进入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兴起,农业社会的血缘宗法观念日趋淡薄,强调“尊尊、亲亲”观念的儒家思想也逐步衰微,家谱渐渐淡出了在人们的生活。   

(1)根据材料一、二、四,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之学兴盛的背景有哪些?(6分)   

(2)唐代官修谱牒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产生了何种影响?(4分)

(3)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