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1.1912年10月7日《申报》载,财政总长周学熙对人说:“‘财政总长地位为一时的,周学熙三字为永久的,因一时之地位令永久之个人入党,昧良无耻,莫逾于此。’故对黄兴强招入党之举,坚拒到底。”这表明 ( )
A.周学熙不看重财政总长的地位
B.国民党建党活动的失败
C.袁世凯政府的官员反对民主政治
D.当时的一些名人对政党政治不理解
30.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
A.革命只会导致社会动乱,国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C.清朝的统治最终必定灭亡
D.推翻清政府,处决其统治者
29.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严复晚年曾说:“垂老亲见七年的民国,与欧洲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欧人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大字”。”对他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严复对民国初年的国内局势是满意的
B.表达了严复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向往
C.表达了严复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心情
D.严复客观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28.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后,反对之声甚嚣尘上;有上书慈禧太后要求诛康、梁的;有跪请太后“垂帘听政”的等等。如果分类,这些反对派应来自 ( )
①闲散重叠机构的官员 ②名列裁撤的绿营官兵
③享有特权的旗人 ④谙习八股的文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其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
A.寻找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B.证明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C.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D.对洋务运动提出批评
26.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912-1913、1914-1918
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B.3个 C.2.6个 D.0.55个
25.近代中国一本著作曾经在日本引起高度关注,有人高度评价道:“本书译于幕末海警告急之时,最为有用之举,基于世界地理盲无所知的幕末人士,此功实不可没也。”该书是( )
A.《康輶纪行》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24.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 )
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
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 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22.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青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 )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