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
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主权的两个词组和而成。现代西方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放映的历史实质是
A.民主这一词源于古希腊 B.希腊是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
C.西方文字和古希腊的词汇一脉相承 D.民主的含义即人民掌握主权
2、右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
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
1、“(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26.(11分)在人类历史中,薪火相传的过程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展览一: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每空2分,共6分)
人名 项目 |
中国孔子 |
古希腊苏格拉底 |
时代 特征 |
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百家争鸣。 |
|
思想 观点 |
|
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 |
评价 |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神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尊称为圣人。 |
|
展览二: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
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
乙认为中国擅长的走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丙认为乙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己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2)请比较并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3分)
展览结束语: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近年颇为鼓舞人心的预言。在21世纪新形势下,“与中外历史文化巨匠握手,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3)请根据结束语和以上材料和问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谈谈你的看法。(2分)
2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C.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4.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
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