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这反映了
A.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
B.不缠足运动风糜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 D.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
1. “先生”“同志”这些称呼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遍采用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后
4、影响:
(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
(3)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4)发展不平衡,内地农村相对闭塞贫穷
3、丧葬礼俗有所改变: 开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的注目。
2、婚姻风俗的变革:
(1)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
(2)范围:晚清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阶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1、日常礼仪的革新:
(1)中国古代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等级森严的日常礼仪。清代礼仪根据身份与场合,分三跪九叩、长拜作揖等,十分讲究。
(2)民国之初,为了体现 精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布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三)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看电影
1、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
(2)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 ,这是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此后电影渐入内地。
(3)1905年,北京 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的京剧短片《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4)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合作导演的《 》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5)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摄制完成。
2、各地争相兴建电影院。20世纪30年代,仅上海一地就有30多所电影院,每日去影院的人达百万之多。
3、不缠足运动
(1)经过:①清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②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派人土倡导发起 运动,康有为在广东南海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后又与康广仁在广州成立了“ ”,新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的入学条件。
(2)结果: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