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请回答18-19题。
18.“左”倾思想由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扩展到经济领域始于 ( )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国民经济三年困难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19.1962年七千人大会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
A.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局面而团结奋斗
B.肃清了“左”倾错误的危害
C.确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D.纠正了“反右倾”斗争的错误
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政策,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请回答15-17题。
15.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指示:在新的形势下,“抗日反蒋”的口号是不恰当的……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这一方针产生的背景有 ( )
①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②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③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16.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对此,全面正确的评述是 ( )
①减租减息,减轻农民所受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交租交息,照顾地主的利益,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③减租减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④减租减息,削弱了封建剥削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17.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总任务是 ( )
A.集中一切力量,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B.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历经坎坷。请回答12-14题。
12.中国的早期资本主义工业主要分布在 ( )
A.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地区 B.矿藏资源丰富的地区
C.交通便利的内地城市和地区 D.最早被辟为通商口岸的城市
13.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导致这一浪潮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派举办近代工业 B.洋务派组织留学教育
C.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14.美国知名的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
A.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间割据混战
近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不断探索。请回答9-11题。
9.“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A.林则徐 B.郑观应 C.左宗棠 D.李鸿章
10.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1.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思想准备
C.打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 D.宣传文学革命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展历史悠久,著名的农学著作体现了农业科技的成就。请回答7-8题。
7.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
A.徐光启 B.贾思勰 C.郭守敬 D.宋应星
8.《齐民要术》与《农政全书》 ( )
A.都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经验 B.都介绍了西方先进的水利技术
C.都对传统农学进行了总结 D.都形成了完整的农学体系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请回答4-6题。
4.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主要原因是 ( )
A.唐宋经济的繁荣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B.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C.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D.封建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
5.关于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②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较快
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④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蓬勃兴起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 )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回答1-3题。
1.唐玄宗统治时期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的表现有 ( )
①骨力裴罗接受唐朝册封 ②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③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 ④唐朝皇帝被各族尊为“天可汗”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北宋时期与之并存的一个少民族政权的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宁夏固原),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这个少数民族政权是 (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3.明清都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其相似之处是 ( )
A.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B.向基本派遣驻藏大臣
C.在西藏地区设立卫所 D.利用宗教首领实行统治
30.某中学历史探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