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三) 个体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1、产生: 出现于春秋时期
2、形成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铁犁牛耕)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3、小农经济的特点:① :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②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与市场联系少;③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里状态;④ :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等影响;⑤ :在我国古代长期存在;⑥ 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二) 生产工具、农耕技术、灌溉工具、水利技术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进步: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农业生产工具仍然是耒、耜,但是也出现了 农具;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使用 。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
2、农耕技术的发展:借用 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 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牛耕开始出现。西汉中期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已经出现了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的进步:重要的灌溉工具有 和 等。
4、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为战胜自然灾害、发展生产而兴修水利工程的艰苦历程。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有芍陂、 、 以及西汉的 、 等水利工程陆续建成。汉明帝派 负责治理黄河,成效显著。西域地区的 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
(一)农业的起源:
1、原始农业的产生:原始农业是从 向 发展而来的;
2、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显露出地域的差别,即南 北 。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结合:以 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有了新的发展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普及 B.垄断组织形成并迅速发展
C.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福利制度国家在欧美大量出现
24.下面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示意图。该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扩张的加强 B.外来移民的涌入
|
23.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22.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进程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21.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英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想
20.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