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
A.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B.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C.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 D.南方农业为主和北方畜牧业为主的格局
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 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 初步开发
(2) 开始超过北方
(3) 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 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 的说法。
(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 之际、 后、 之际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区域的特点:从战国到两汉已呈现出 和经济实力发展 的特点。
2、四大经济区: 、 、 、 。
25.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田庄制 D.屯田制
2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23.租佃制下,地主和佃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A.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B.合作伙伴关系 C.平等竞争关系 D.商品交易关系
2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