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100  356108  356114  356118  356124  356126  356130  356136  356138  356144  356150  356154  356156  356160  356166  356168  356174  356178  356180  356184  356186  356190  356192  356194  356195  356196  356198  356199  356200  356202  356204  356208  356210  356214  356216  356220  356226  356228  356234  356238  356240  356244  356250  356256  356258  356264  356268  356270  356276  356280  356286  356294  447348 

2.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发展最明显的特点是

A.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B.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C.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    D.南方农业为主和北方畜牧业为主的格局

试题详情

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

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试题详情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①     的南迁②南方相对稳定③南方蕴涵巨大经济潜力

2、过程:(1)三国两晋南北朝  初步开发

     (2)           开始超过北方

     (3)         成为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    的南移。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              的说法。

试题详情

(二)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    之际、     后、    之际

试题详情

(一)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经济区域的特点:从战国到两汉已呈现出   和经济实力发展   的特点。

2、四大经济区:                    。

试题详情

25.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田庄制     D.屯田制

试题详情

2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试题详情

23.租佃制下,地主和佃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A.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B.合作伙伴关系  C.平等竞争关系   D.商品交易关系

试题详情

2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主要的土地制度是

A.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C.封建君主土地私有制            D.封建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