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133  356141  356147  356151  356157  356159  356163  356169  356171  356177  356183  356187  356189  356193  356199  356201  356207  356211  356213  356217  356219  356223  356225  356227  356228  356229  356231  356232  356233  356235  356237  356241  356243  356247  356249  356253  356259  356261  356267  356271  356273  356277  356283  356289  356291  356297  356301  356303  356309  356313  356319  356327  447348 

9.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部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②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④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的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②④     D.③

试题详情

8.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试题详情

7.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

  ①列强侵略的加剧   ②西方文化的渗透   ③崇洋风气日盛   ④政府的大力倡导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6.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旅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

  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农村繁荣

  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

  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试题详情

5.《资政新篇》曰:“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其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有研究者据此得出“洪仁玕在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正确   B.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

  C.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

试题详情

4.《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试题详情

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试题详情

2.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

B.宋朝的五大名窑 均分布在黄河流域

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

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

试题详情

1.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试题详情

37、(25分)一份报纸中的历史

材料一: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着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榖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的用意是什么?(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三: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5年
在论说栏内宣布办报新方针:……(2)扩充篇幅,标题力求醒目,并开始采用新闻分栏编辑法:(3)多载专电,通讯,广译外报评论。
1909年
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2年
《申报》由史量才接办,成为纯粹的华人报纸。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它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28年
《申报》销路已超过十四万份。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蒸蒸日上。
1932年
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7年
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9年
《申报》终刊。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2)根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理解《申报》在中国留下的历史印记?(15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