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190  356198  356204  356208  356214  356216  356220  356226  356228  356234  356240  356244  356246  356250  356256  356258  356264  356268  356270  356274  356276  356280  356282  356284  356285  356286  356288  356289  356290  356292  356294  356298  356300  356304  356306  356310  356316  356318  356324  356328  356330  356334  356340  356346  356348  356354  356358  356360  356366  356370  356376  356384  447348 

23.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⑤③②④①      B.③⑤④②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③④①②

试题详情

22.1974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说:“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依然存在……当前世界的主要倾向是革命。”但在80年代初,他却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下列表述与这种观点转变无关的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需要调整外交政策 

C.经济全球化加快,各国相互依存程度提高 

D.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试题详情

21.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

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

试题详情

20.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试题详情

18.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重,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试题详情

17.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右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试题详情

16.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试题详情

15.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试题详情

14.对古希腊“城邦”(Polis)一词的解释,更接近本质特征的是

A.城市国家      B.公民国家   

C.独立国家     D.联邦制国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