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3.孔子说:“周因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夏商制度区别很大
B.商周制度有本质区别
C.商周制度完全相同
D.商周制度有继承关系
2.
下面描述的是公元前4世纪中晚期关中地区的某个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以下四项中与当时的历史情景相符的是 ( )
①公元前339年,他在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了100亩土地的赏赐
②公元前338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公元前335年,他又买了几百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同样得到政府的奖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两汉时期实行严密的监察制度。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比西汉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
( ) A.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B.全国分13州,每州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
C.刺史没有固定治所
D.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35、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1)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地中海地区是古代著名的文明中心。公元前5-6世纪的中国、希腊分别为人类创造了哪些文明成果?(4分)
(2)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大阶段举例说明工业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表现。(4分)
(3)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一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全球文明史观逐渐被史学界所认可。试举出世界近代史上能够支持全球史观的两大事件,并分别说明理由。(6分)
|
3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1.学者在评价某个近代西方国家时说:“未有统领(指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国家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30.“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什么人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