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449  356457  356463  356467  356473  356475  356479  356485  356487  356493  356499  356503  356505  356509  356515  356517  356523  356527  356529  356533  356535  356539  356541  356543  356544  356545  356547  356548  356549  356551  356553  356557  356559  356563  356565  356569  356575  356577  356583  356587  356589  356593  356599  356605  356607  356613  356617  356619  356625  356629  356635  356643  447348 

9.“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试题详情

8.胡适在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民报》;一是《新青年》。”这三个时代的共同主题是

   A.宣传西学      B.维新变法     C.救亡图存    D.民主共和

试题详情

7.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说“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仁者魄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所可比。”下面能够证明谭嗣同“魄力雄大”的著作是

 

     A          B         C          D

试题详情

6.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说中不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

   C.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试题详情

5.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4.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试题详情

3.在2008年3月的记者会上,温总理引用了“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诗句。该诗句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试题详情

2.《韩非子》记载:“鲁人善织屦,妻善织编,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乏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从中我们可以获知战国时期

   ①私人手工业已经产生          ②出现区域性经济差异

③“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④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1.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被废除            B.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试题详情

13.(16分)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

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

独占鳌头”。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

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他是怎样以“感情、思想和行动’.来·‘增进人类利益的?(4分)概括这位世纪人物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秀品质?(2分)

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道:“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的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者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三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学开幕式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并分别简要分析其原因。(8分)

(3)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