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548  356556  356562  356566  356572  356574  356578  356584  356586  356592  356598  356602  356604  356608  356614  356616  356622  356626  356628  356632  356634  356638  356640  356642  356643  356644  356646  356647  356648  356650  356652  356656  356658  356662  356664  356668  356674  356676  356682  356686  356688  356692  356698  356704  356706  356712  356716  356718  356724  356728  356734  356742  447348 

22.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意图是

   A.愿意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提出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试题详情

21.1933年底,一位国会议员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他是在

  A.批判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纪念林肯做出的伟大贡献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政府权力

试题详情

20.与西方新航路的开辟相比,郑和下西洋更值得当今世界借鉴之处是:

   A.宣扬国威,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   B.加强世界的联系,促进自身经济发展

   C.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D.和平交往,平等贸易

试题详情

19.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属于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制衡,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试题详情

18.从一项统计数字来看,(德国)全国食糖消费量从1876年的平均每人6公斤增加到1913的21.4 公斤,棉花消费量从1871年的平均每人不到3公斤增加到1913年的7.6公斤,储蓄存款从1870年的约15亿马克增加到1914年的约200亿马克.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德意志的统一       B.普法战争吸收大量赔款

   C.德国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D.德国发动战争掠夺大量资源

试题详情

17.“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在“18 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欧洲国家实力上升   B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先后开展

   C.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D.中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试题详情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下图)。下列关于1992年建交高峰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B.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一批新国家建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与世界经济接轨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试题详情

15.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的口号,认为“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行为,一尊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据此可知其核心精神是

   A.反对封建迷信  B.维护民主共和  C.思想启蒙   D.宣传社会主义

试题详情

14.“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试题详情

13.下列政策、制度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①郡国并行制   ②改土归流  ③募兵制  ④僧官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