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9、1955年举行的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陈毅同志曾赋诗“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到亚非国家的普遍关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亚非拉国家广泛的支持和响应
C.美苏“冷战”对峙,加大了对亚非等中间地带的争夺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8、下图所示“结婚证”反映了( )
①“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②结婚有法可依
③“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④法律制度完全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7、中国近代史上建立民主政治的一次重大机遇是 ( )
A.1937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实现 B.1945年重庆谈判
C.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 D.1949年北平谈判
6、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5、2009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被恶搞的“小丑像”充斥洛杉矶。其像满脸被涂成白色,仍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种族主义信息。在美国历史上体现种族主义倾向的是 ( )
A.独立宣言 B.邦联的成立 C.1787年宪法 D.“驴象之争”
4、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
A.进行调解 B.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 D.干脆不予理睬
3、古代雅典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把多数人确认为损害公民利益的人流放国外。这种做法所体现的精神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一原则最为相似
( )
A.执政为民 B.以人为本 C.民主集中 D.权力制衡
27.(22分)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60周华诞。结合材料和所学知
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
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讯《民族主义》
材料二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
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
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
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
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
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
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 摘自《学习时报》
(1)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1949年革命是中国民族主义里程碑的标志?”
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个时代?结合所学
知识,试从政治方面概括该阶段的主要表现。(6分)
材料三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三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并据此从民主与法制的关
系角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6分)
材料四
(3)材料四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据此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949年和1972年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原因。 (7分)
材料五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
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
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
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
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3分)
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