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917  356925  356931  356935  356941  356943  356947  356953  356955  356961  356967  356971  356973  356977  356983  356985  356991  356995  356997  357001  357003  357007  357009  357011  357012  357013  357015  357016  357017  357019  357021  357025  357027  357031  357033  357037  357043  357045  357051  357055  357057  357061  357067  357073  357075  357081  357085  357087  357093  357097  357103  357111  447348 

8.孟德斯鸠说:“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科举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这段言论揭示了

   A.世袭制维护了特权等级的利益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各类人才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的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机会

试题详情

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试题详情

6.《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试题详情

5.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试题详情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试题详情

2.《姓氏起源》一书对“宋”姓的起源解释: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封微子(商王后裔)于商丘,建立宋国,共传36代,亡于楚国。宋亡国后,原王公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宋”为姓,乃成宋姓。从宋姓起源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周礼维护中央集权统治       B.诸侯争霸导致宋亡国

   C.周朝实行分封制宗法制       D.反映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试题详情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试题详情

27.(22分)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60周华诞。结合材料和所学知

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在诸多构建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事件中,就其影响面深度和广度而言,20世纪

的辛亥革命、30至40年代的抗日战争和1949年革命是标志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这些历史事件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并使中国进入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之中。

                             --徐讯《民族主义》

  材料二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

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

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

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

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

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

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 摘自《学习时报》

 (1)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1949年革命是中国民族主义里程碑的标志?”

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个时代?结合所学

知识,试从政治方面概括该阶段的主要表现。(6分)

材料三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时代,人们按家庭出身被分为“红五类”或“黑五类”。“黑五类”的子弟被称为“狗崽子”,没有任何权利,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北京青年工人遇罗克以极大的勇气站出来批判,他认为“不管是什么出身的青年放弃思想改造,都是错误的,对于改造思想来说,出身好的青年比出身不好的青年并没有任何优越性”。他希望一切青年都享有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任何通过个人努力所达不到的权力,我们一概不承认。”这位孤独而勇敢的思想者在1970年因“思想反动透顶”、“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罪名被处以死刑,献出了自己27岁的生命。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三中遇罗克悲剧的社会背景,并据此从民主与法制的关

系角度谈谈你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6分)

  材料四

(3)材料四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据此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949年和1972年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其原因。 (7分)

  材料五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

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

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

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如何“以新

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3分)

福鼎四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