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56989  356997  357003  357007  357013  357015  357019  357025  357027  357033  357039  357043  357045  357049  357055  357057  357063  357067  357069  357073  357075  357079  357081  357083  357084  357085  357087  357088  357089  357091  357093  357097  357099  357103  357105  357109  357115  357117  357123  357127  357129  357133  357139  357145  357147  357153  357157  357159  357165  357169  357175  357183  447348 

11.孔子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共同追求。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

A.树立皇帝的权威   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C.制定完善的法律   D.传播基督教教义

试题详情

10. “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到来法庭,参加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苏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说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民主创造了抽签制、投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或误用。

试题详情

9.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力

试题详情

8.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试题详情

7.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试题详情

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试题详情

5、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这句话说明:

A、康熙帝想恢复三省六部制

B、康熙帝认为皇帝事务繁重,因此应设军机处

C、康熙帝认为自古以来就是实行专制统治

D、康熙帝认为皇帝应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试题详情

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试题详情

3.《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当时的分封

 A.只局限于姬姓王族         B.开国功臣占主导

 C.同姓亲族占主体          D.保证了姬姓江山永固

试题详情

2、《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